有余财的家庭会把自己的外墙再粉刷一下。许多家庭会在门廊上挂上一串风铃,不只是有情趣的家庭会有这样的习俗,以样学样总是会的。
不过风铃都是以前的老风铃再擦一擦再改装一下组成的。今年加一点鲜花,明年加一点铃铛,弄一点贝壳。逐渐的基本上这串风铃就会变成又长又有色彩。这便成了一块区域的一个特色。
本地著名诗人大维恩还专门写作过一首诗,纪念自己家乡的这种风铃。
我回首瞭望我的家乡,风铃在摇晃;隐约的身影,默默的送行,是我的情人涂抹的眼泪。
我思念我亲爱的家乡,风铃在歌唱;随风的舞蹈,撩起的裙角,那是小小贝壳的奏鸣。
我要回到我的家乡,风铃在遥远的那方,;山在那一方,水在那一方,还有谁等我在那一方。
是个如果转译成本地的左安尼亚语调还有更加美妙的感觉,亦如同用广东话唱李白的《将进酒》一般,不时还有涛涛江水催气势,滚滚河流缠绵情的曲折感觉。
临近傍晚,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美食了。小巷子里有一整整各类美食的香味,虽然有小家庭为了贵了不少的柴米油盐价格而不住抱怨,但是谁又能拒绝在丰收节好好享受家庭团聚,和满幸福的节日氛围呢。况且在狂欢游行时候,或许能受到神明的祝福呢,来年家里面或许能够富足不少。
位于宽窄巷拐弯处的一小户人家就是这么想的。其实这户姓约瑟的家庭的条件不算差,多年的贩卖水果蔬菜的生涯虽然不能让家庭大富大贵,但是处在西南交通要冲的左安城里,来往的客流让他家的生意并不太差。外加上今年大儿子因为身体强壮被选上了城卫兵,家庭更加有了富余。
只是近几个月的年景突然变得不好,粮食突然大幅涨价,普通民众都没钱买水果了,外加上还有一个小儿子处在生长期。半大儿子吃穷老子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
“哎”老约瑟一声叹息,也是为接下来生意怎么做发愁。临近傍晚的他刚刚从外面走摊回来,一天下来也没有卖几个铜子。
他用手翻着印有国号和上代国王头像的铜子,手上的油渍磨得铜钱油光发亮。
不过忧愁也解决不了问题,老约瑟的发妻是一个果决的女子,仍然非常有节奏地准备着晚餐,她还一边把大鹅剖开,一边将卖不出去苹果切成块,塞进大鹅肚子里,做成苹果炖大鹅。
“可不能浪费,”这个妈妈是一个节俭的人。
烟囱一个个地冒出烟雾来,妈妈们也逐渐开始唤唤起自己的子女。
小巷的走道上,小孩子在成群地玩耍,或是逗弄着风铃,或者是追着蚂蚁和老鼠,不多时,富裕家庭的小孩会缠着父亲给自己买个糖渍的苹果,给约瑟家这种家庭增加一下收入。而穷苦家庭的孩子被叫了去喂鸡喂鸭。
准备过后,他们会坐在一起享用他们幸福的晚餐,直到第一声钟声响起后,他们便会聚集在【三一广场】共同参加丰收节第一天弥撒祝福。
城墙上的瞭望塔内,正在守卫的约瑟家大儿子吃着家中送来的烤肉配糖渍苹果,数着手中的这个月的工资,低声嘀咕着:“贵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