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在重庆的东北部,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沿江经济走廊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枢纽。五毒山就坐落在云阳的东北角--鱼泉镇,平均海拔近3000米,其中的一字梁属最高峰,常年山谷烟雾缭绕,峰顶白雪皑皑,是动植物生活生长的自然天堂。当然一字梁上的二里亗旵是最出名的地方,因为山势高峻,相对平坦,一日中阳光照射时间最长,所以当地原住民土家族人称之为二里亗旵。五毒山除了二里亗旵,还有蜚声中外的雷惊峰,此峰遇雷雨天气,会放大雷声,从山底轰隆隆向上传送,听上去似有千军万马,杀声震天。不知哪一年起,人们惊奇地发现,雷惊峰在雷雨过后,突然出现了被当地村民称之为恶灵的大红头蜈蚣。大红头蜈蚣毒性剧烈,本性凶残,不断有人遭其毒手,村民谈蜈色变,只好陆续搬迁,现在一字梁因为有大红头蜈蚣的原因而成为死地。不过当地却有位毕兹卡奇人名叫付长年,是一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有一手猎杀大红头蜈蚣的绝活,他的蜈蚣也自然成为云阳乃至重庆品质最好的一味中药材。
“我们得找到这位付长年毕兹卡。他有绝艺在身,对我们大有帮助。”米一说道。
“支观已回复消息,他已经通过镇政府工作人员找到了这位奇人,正等着我们会合呢。”盘龙回道。
“太好了。没想到,支英老儿事事都想在了我们前面。”米一现在回想起来,在九层宝塔内没见到的支观,原来早已被支英派到了鱼泉打了前战。
现在一行六人坐在车内,在早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就从云阳往鱼泉赶来。70多公里的山道不算宽阔,因为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乡村道路建设,山路虽然弯弯,却一路平坦无颠。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终于和支观在花楼村会合,见到了正在院子里和老婆一起制晒蜈蚣的奇人付长年。
支观首先迎了上来,一阵寒暄过后,把付长年夫妇介绍给了大家。看上去有些腼腆的付长年被老米一握住双手只说了句“大师辛苦”,便连忙抽手招呼大家落座泡茶。
这是一座翻了新的两厢吊脚楼,楼前的院子不大,却晒满了被竹签繃直了的大蜈蚣。开春时节的寒意还未消退,吊脚楼内的气氛却在荡漾的茶香中渐浓。
“奇人毕兹卡,我就称您为付师傅了。”米一开口说话。
“大师有礼。”付长年还是有些腼腆。
“想必支观把要说的事都说给付师傅听了,这两天就劳烦您了,报酬自不必说,由您定。还是先向您介绍一下我的随同吧。”米一挨个介绍完后又问道,“听说您是对越反击退伍兵?这样算来,该有小六十岁了。但是看上去清风健朗,腿脚麻利,是不是有什么独到的养生秘方?”米一细品着香茶,环顾着一应陈设简朴的吊脚楼心想,这种长年与毒虫为伍的人应该不具备如此健康的状态,难道是香茶抑或是其他什么东西使然。
“哪里哪里。一介小民,不过瓜田篱下,悠然山水而已。”听着又有人夸赞自己的身心,付长年有些激动。“穷乡僻壤,何来养生,大师说笑了。”
看来文化不低,眼界不俗,怎么也得有个高中毕业。
“红头蜈蚣最毒,却在付师傅的手上变成了毛毛虫,聚宝盆,付师傅一定有绝活?”盘龙接着问起。
“这就说来话长啦。”付长年语气平和,微露自满,一个劲地催促大家用茶。见个个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不好不回答。“我的这个爱好得益于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我们的一个连驻扎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白天要提防敌人的偷袭,夜晚还要防止巨人蜈蚣的伤害。日子久了,大家伙就总结出了一套抓捕蜈蚣的方法。用偻蓝草煮水涂抺身体,确保自身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发明了一种自制抓捕器。抓到后,晒干了磨成粉当茶喝。想必你们都知道,蜈蚣粉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的功效,对窝居丛林中的队伍起到了自然的疗效。因此每到晚上,大家都以抓捕蜈蚣为乐。
“退伍后,我本来可以上班,但五毒山一字梁出现的红头蜈蚣伤人的消息越来越频繁。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独自进到雷惊峰,按照在越南抓捕蜈蚣的方法去做,一做就做到现在。
“说来也很奇怪,五毒山的红头蜈蚣只在雷雨天气过后会出现,平日里很少见到。他们会在雷雨后蜂聚一字梁的雷惊峰,两个时辰里到处伤人,两个时辰后又会不踪而散。村民们都说雷惊峰下有天坑妖洞,妖洞中死了冤魂,洞中聚满五毒,尤以红头蜈蚣为最凶,之所以乘惊雷声后爬上雷惊峰,是冤魂派毒虫索命。”
土家族人解放以前巫风盛行,虽然现在提倡移风易俗,但久远的传统哪是说改就能彻底改过的。
“付师傅以为呢?”米一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