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雁轻笑着说道,在王洛的额头上亲了一下,眼睛亮晶晶的。
越是在王洛身边待久了,她越是觉得王洛与众不同。
王洛的思想、眼光、做事方式,和娱乐圈的主流并不相符,有些地方甚至格格不入。
但江一雁就是觉得很舒服,很喜欢。
如果当初接近王洛,她存着某些心思和企图的话,现在这些东西都淡了。
不是说她不爱名利了,而是待在王洛身边,这些自然而然就能得到,不需要多花心思。
不是外界没有诱惑,相反有很多,经常会出现在她的周围,但她一律拒绝。
娱乐圈可不是慈善堂,你想得到更多,往往要失去更多。
江一雁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并不贪婪,知道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她对于现状很知足,不会越雷池一步。
嗯,若说担心也有点,就是王洛千万不要变渣。
在江一雁心中,娱乐圈的好男人标准,从来不是花不花心,而是渣不渣心。
所谓渣,就是玩弄感情,骗财骗色,残忍无情,背信弃义。
这样的死渣男,见一个灭一个,绝对要远离。
可王洛不同,他嘴上说不谈感情,不给名分,可从来不滥交,不欺骗。
他只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负责任,能照顾的地方,不需要你提,他会主动给。
很多时间,江一雁都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和王洛是亲人的关系。
对,就是亲人,老夫老妻的那种。
不知不觉间,江一雁想的有点多,手指很自然的从王洛的肩头一路捏了下去……
老师好的票房出乎预料的火爆,首日大卖后,接下来的几天票房稳中有升。
首周累积票房超过3600万。
第二周电影的好口碑开始发酵,老师好的影响力扩大,高考、师生关系、80年代等话题引起社会热议。
其中知名影评人北纬二十五度,在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影评。
文中是这样描述。
“《老师·好》里的苗宛秋很真实,没有主角光环,没有被夸张地美化,是许多老师的一个缩影。
电影的前半程对苗宛秋的“缺点”倒是进行浓墨重彩地刻画。
比如影片开篇,通过一个简单的点名,就将苗宛秋的严厉、保守、以权压人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第一次自行车风波后,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洛小乙,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成绩差的“坏学生”……
苗宛秋简直是很大一部分中国式家长和中国式教师的缩影。
他们的确对孩子非常认真,对孩子成绩高度关注和负责,非常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拥有一个好的人生。
但他们问题在于,喜欢打着“为你好”“为了你的学习和成绩”的旗号,不遗余力地压制你的一切创新和自由。
因此一到高三,苗宛秋就取消了所有副科,学校文艺节也不让学生参与,因为要争分夺秒地学习。
这种中国式的师生关系,有点像父子关系的延伸,彼此对立矛盾的背后,是沉重的责任和关怀。
在这种价值框架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近乎压制-感化。
在西方类似题材的电影里,基本如《死亡诗社》一样,主张开放自由式的教育方式,师生间充满浪漫理想主义色彩。
这当然不是说,西方的老师比东方的老师“好”“先进”云云,毕竟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后有不同的国情。
电影让我们窥见中国教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让我们窥见“毛坦厂中学”背后的无奈和心酸……”
这是年纪大的影评人代表,看的问题都比较沉重和深刻。
而喜欢这部电影的,还有大量的年轻观众,他们的观点就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