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乐安说,这用雕刻好的木板印刷书籍的方法是你想出来的?”
看着下面镇定自若的萧婉棠,瑾正帝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长公主,不自觉语气都柔和了许多。
“回禀皇上,正是民女想出来的。”
萧婉棠想抱上金大腿,很自然地拍着皇帝的龙屁。
“民女也是托了陛下的福,才能想出这于国于民大有裨益的印刷之法,因此特意请侯爷进宫献给皇上。”
“好一个于国于民大有裨益,这法子确实大有益处,不知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瑾正帝十分好奇,萧婉棠这小脑瓜子是怎么长的?
一个闺阁女子,不想着那些女子感兴趣之事,是如何想出如此精妙的方法用来印制书本的?
还好这个问题在萧婉棠进宫的路上就已经想好要怎么回答了。
“回禀皇上,此事还要从民女答应替那杀害吏部关侍郎的云燕将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开始说起。”
这事瑾正帝也是知道的,刚才他就听萧乐安说了,萧婉棠在吏部侍郎一案中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既如此,你且说来与朕听听。”
萧婉棠略一颔首,不卑不亢的回话。
“民女左思右想,如何才能在把红韵与云燕的故事传扬出去的同时,还不败坏朝廷命官的名声,于是想到了话本子这个方法。”
瑾正帝暗暗点头。
没错,如果萧婉棠是将关俊才一案的实情到处宣扬的话,朝廷一定不会置之不理的。
毕竟关俊才身为朝廷三品大员,把他的臭名声宣扬的到处都是,于朝廷没有一分好处。
而巧用话本子这种化名之法,既能让知情之人联想到事情的真相,也能让无知群众不要随意相信那巧舌如簧之人。
“但这话本写好之后,民女却得知只能雇人来抄书去卖,顿感失望。”
萧婉棠在编故事的时候还不忘卖一波惨,这可是她跟吕嬷嬷和许管家学的。
“民女在陈家虽看了许多当年带去的书籍,却消息闭塞,不知这书籍是如何做出来的。若要靠手抄让这故事人尽皆知,还不知要抄到猴年马月去了。”
萧婉棠悄摸摸的在皇帝面前给陈家上眼药。
“此时民女刚好回想起当年之事,那时民女还寄居在陈家,因为没钱给自己刻一枚印章,于是去寻厨娘,要了一块萝卜来给自己刻印章的事情。”
“既然印章都能刻,为什么不干脆刻一整张板子用来印书呢?于是便有了这印刷之法。”
瑾正帝听到萧婉棠在陈家竟然连一枚印章都没钱买的时候,心下十分怜惜。
这可是当年他钦点的状元郎家里唯二的血脉至亲,竟然连一枚印章都用不起。
那陈家何其狠心,霸占孤女的家产不说,竟还苛待幼女。
不过这萧婉棠也是个聪明的,竟能在那样的环境中还想方设法自己用萝卜刻出印章来,这才有了这印刷之法,也算是因祸得福。
萧婉棠上眼药计划成功。
一旁的萧乐安也听得牙痒痒,陈家竟然如此虐待他姑祖母!
早知道当日他就下手再狠点,真是便宜陈伟卓那畜牲了。
竟然连一枚印章都舍不得给姑祖母,他今晚就让曹大哥带人去套麻袋,再揍一顿陈伟卓替姑祖母出气!
瑾正帝见小外孙一脸忿忿不平的样子,再想起刚才他抱着自己的胳膊所说的陈家种种,决定待会儿就让太监走一趟,申饬陈君贤教子无方。
这陈君贤白白有个举人的功名,却连自己的妻儿也无法管束。
若不是萧婉棠是个命大的,怕是要被陈家给磋磨死了,那这印刷之术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被人想出来。
“小丫头,你实在是太谦虚了,天下会雕刻印章的读书人不知凡几,却只有你想出了这印刷之法,此功可在千秋。”
瑾正帝一点也没吝啬自己的赞美,这印刷术或许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功绩也说不一定,史书上也定是很重要的一笔。
“方才听乐安说关于这印刷之术,你有事有求于朕,你细细说来朕听听看。”
若不是萧婉棠是个女子,不能赏赐官职,瑾正帝都想让萧婉棠直接去工部替他效劳了。
“启禀皇上,当这印刷之术被民女琢磨出来的时候,民女就有了两个想法,还请皇上听听看,这两个想法有何需要改进之处。”
萧婉棠于是仔细将自己关于印刷科考试卷和教科书(四书五经等)的想法说与瑾正帝。
瑾正帝的神情从惊喜到深思,他在脑中思索了片刻,却否定了萧婉棠想承包科考试卷印刷的一事。
“科举之事事关重大,若是由你们来印刷试卷,若万一考题在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话,负责印刷的安平侯府肯定难辞其咎。”
瑾正帝并非怀疑安平侯府的忠心,只是这科举环节众多,不管哪一环试题被泄露出去,这最重要的印刷一环都很容易被甩锅。
他这是起了护短的心思,这才拒绝了萧婉棠想揽下印刷试卷之事。
“朕随后就派礼部的人去侯府学习那印刷之术,日后由礼部统一印刷科考试卷,越少的人知道考题,就越能保密。”
萧婉棠听到这里一点也不失望,她本就没想过能把印刷试卷这个活给接下来。
这做生意嘛,总得留个讲价的余地。
她不先提一点实现不了的要求,怎么让瑾正帝接受她后面提的印刷教科书的要求呢?
果然,随后萧婉棠就听瑾正帝又开口道,“关于你说想成立书局印制启蒙书籍之事,朕觉得十分有可行性,你且详细说来与朕听听。”
“回禀皇上,民女想将这书局挂上皇家的名头,如此在推行低价启蒙书籍之时,方能向百姓以示皇恩浩荡。”
萧婉棠努力做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
瑾正帝哈哈笑出了声,“你这想法倒是不错,不过朕既已知道这印刷之术,也可直接让户部将这印刷之事推行下去。”
读书之人乃国家的基石,书本作为读书人的养料不可或缺,瑾正帝可不会轻易将这种事情交托于他人。
以往都是背靠各大世家的书斋自行抄书售卖,成不了气候。
可一旦这价格低廉的印刷书籍大规模涌入市场,必将获得无上的声望,此等权利怎可轻易交与旁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