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规也凭借极大的勇气,过人的智慧,以少胜多,三战三胜,足矣激扬三军,名垂竹帛。
兄弟之间总是有无形的默契,就在刘道规击败徐道覆不久,好哥哥刘裕的援军抵达了江陵,上游和下游之间至此通联。
其实刘裕也十分担心江陵的局势,刚解建康之危,便派索邈率领的精锐骑兵去寻找弟弟,只是奈何被长生军阻隔,一时无法抵达。
杳无音讯的刘道规却坚信远在哥哥刘裕是不可战胜的,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全力阻击以策应建康的局势。
上阵亲兄弟,双方都为彼此感到挂心,以赤诚之心,相互扶持力挽狂澜。
卢循几经折腾之后,正如秋后的蚂蚱,起初闹的有多欢,现在叫的就有多惨。
随着时间线的推移,长生军在南塘再吃败仗,使得卢循彻底绝了反攻建康的念想,被迫于七月初十从蔡州退回寻阳。
七月十四日,刘裕派遣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兰陵人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人带兵继续追击卢循。
有人会问为什么过了四天刘裕才派大军追击,战场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难道是天才的军事家刘裕也会“决策疲劳”而反应迟钝了么?
其实不然,从这里更加凸显出一位成熟的军事家的老辣。
刘裕能在敌众我寡的建康保卫战险胜,不仅仅是依靠自己过人的军事才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坚固的城防。
晋军若贸然出城追击,万一有所闪失,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追击多半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营造的一种长生军大败的错觉。
善战者,得于势。
所以,这一行为就是要给天下一种晋军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气势,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老辣的刘裕一眼便看出卢循是想掉头拿下荆、江二州,然后以此为根基再跟自己掰掰手腕。在担心弟弟之余,他命索邈派出最精锐的骑兵前去救援。
只不过令刘裕没有想到的事,自己的弟弟刘道规居然同样跟吃了恐龙鞭似的,多次奇迹般的击退了强劲的来犯之敌。
江陵保卫战获胜之后,刘裕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彻底的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
……
造反这种事儿自古便是只有向前没有后退,后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卢循便是如此,想来打到建康已经用尽了所有运气,气数已尽的海贼就连江陵也无法拿下。
刘裕也在这段时间没有闲着,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大战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卢循的战舰给晋军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作为前线指挥官,刘裕太了解武器装备的重要性,这是牺牲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换来血的教训。
想当初,何无忌、刘毅这两位猛将之所以会败给卢循,多半就与武器性能存在因果关系。
武器的代差在任何时代都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走向,想要正面击败卢循,就必须在武器装备方面赶超上对方。
在刘裕的亲自督造之下,晋军仅用三个月就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一批高大威武的新式战舰如下饺子一般出厂列装了前线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