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炎灵,凝为赤焰,焚垢燔杂,证吾神通。”
“幽深海渊,聚为涓流,澜沧海意,覆护真身。”
……
8月1日,早晨九点钟,陈余安拖着他的行李箱,站在白鹿城动车站候车大厅里。
他眉头紧蹙,仔细端详着手中已经被折得发皱的入学指南。指南上画着一副名为“白鹿城动车站候车大厅”的地图,上面还有一条鲜红的箭头指示方向。而在地图下方,则有一行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字:“在十点时,站在光与影的交汇处。”
“什么叫光与影的交汇处?”他纳闷地想着。
整个动车站都被一整块拼接成的半球形玻璃帷幕包裹着,夏日的阳光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幕墙射入大厅内部,到处都有阳光和影子的重叠的地方。
无奈之下,他只能顺着箭头,像是宝藏猎人寻宝一样,在大厅内移动着。可当他达到目的地时才发现宝藏埋藏之地竟然是一堵厚实的白墙,而墙的另一侧就是月台和铁轨,隐约间还能听到另一边动车停靠的声音。
所有的线索到这里就断了。可除了纸上的信息,他也无法在偌大的几千平的候车大厅里找到另一个更适合的,能被称为“光与影交汇之处”的地方了。
“上个学还要玩解密,果然这个学校就不太正常。”
心里吐槽着,陈余安只能尴尬地靠在墙边,百无聊赖的刷着手机,并在心中默默祈祷着约定时间快点降临。
日光透过玻璃幕墙洒下斑驳的阴影,在地面上作出杂乱的,毫无规则的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9:59,陈余安握紧了手中的行李和指南,默默地从口袋中拿出车票,心脏狂跳地预想着即将到来的未知。他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希望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终于9点跳到了10点,来了约定的时间。周围的喧嚣仿佛瞬间远离,他已经准备好来一场迎接神秘降临了。可令人失望的是,这里没有出现任何预期的奇迹—没有时间隧道的裂缝,没有魔法阵的光芒,甚至连一点声响都没有。
地面上斑驳的阴影恰巧拼接了一个圆环,而在黑色的阴影上,细碎的阳光勾勒出它的头、尾和四肢,圆环似乎成了它的躯干。
光与影错综复杂的交织着,圆环像是有了生命力,悄悄而缓慢地移动着。
渐渐的,圆环的外形变得鲜活逼真,这时陈余安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条衔尾之龙。
龙环上泛起点点光芒,大理石地板像水面一般荡起层层波纹。
“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上京城的G1134号列车即将到站……”
突然响起的广播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候车大厅里的混乱和喧嚣顿时又增加了几分,人流涌动,摩肩擦踵,没有人再去注意这个站在角落里,面壁思过的陌生少年。
陈余安感受到一股柔软的能量从地面生出,沿着他的脚一直向上攀升,逐渐将他整个人包裹在内,像是顶级按摩师揉捏着他浑身的肌肉。眼睛微闭,身体轻飘飘,像是脱离了重力的束缚。
一辆自动巡航清洁车恰巧经过陈余安身后。清洁车停靠在这,往地面上喷洒些泡沫水,机械臂灵巧地伸出,将这一小块区域擦得光洁透亮。
而陈余安再被将它严严实实地挡在了另一边。
三十秒过后,小车再次发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轨道和程序,在大厅内缓慢行驶着。没有人发现,那里原来还站着一位少年。
列车检票进展继续进行着,一切都正常行进着。
包裹在体表的温柔能量不见了,再次睁开眼,眼前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站在了一座古旧的青石月台上,视线范围内只有一条单向轨道和土灰色的肮脏石壁。两端是幽深的隧道,隐没于黑暗之中。周围的一切,只依赖于头顶那盏摇摇欲坠的白炽灯所投射的昏黄光芒。
“这也未免太过简陋,学院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吗?”陈余安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咚咚,咚咚”。一阵轰鸣声在隧道内回响,高亮的车头大灯射出的光线差点亮瞎陈余安的眼睛。
随着一声汽笛,一列蒸汽火车缓缓停靠在他的面前。
它巍然而立,散发着浓烈的煤烟味。巨大车头上方矗立着一个圆形烟囱,从中冒出阵阵白色蒸汽。车身覆盖着一层沉重的黑色铁皮,不长,只有7节车厢,上面镶嵌着金属装饰,像是一条黑色长龙。车厢上带着十余个小巧的窗户,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车厢内部散发出来的暖黄色灯光。
这辆火车像是穿越了时空,从历史的尘埃中驶出来的,充满了旧时代的气息。
车门缓缓打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出现在门口。他身着黑红相间的制服,肩上斜挎着一条白色肩带,金属丝穗在灯光下闪耀。胸前的金色龙环图案校徽在斗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他的斗篷边缘镶有白色的边,领口挂着几串银链,整体造型宛如战争时期的高级军官。
“陈余安同学,你好。”老人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像是一汪春水,“我是本次的列车长兼你们新生的入学导师杜幼节,请你上车吧,我们要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