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不使意难平 > 第123章 李纲、宗泽

第123章 李纲、宗泽

宁书涯铺开了一张地图。

他用指尖轻轻抚摸着地图上六个用墨迹标注的地点,每一个标记都像是时间的烙印,泛着岁月的光泽。

宁书涯的眉头微微皱起,神情专注,仿佛在凝视着一片浩瀚无垠的天地。

阳光透过窗棂斜射进来,映在他那略显瘦削的脸庞上,勾勒出一片沉静而坚毅的表情。

“虽然是公费出差,但是这么远的距离,也真是让人头疼啊。”宁书涯自言自语,带着几分无奈和。

这六个点分别是六个人的所在地。

尽管宁书涯是一名理科生,但他的地理知识却出奇地好。

早在高中文理分科之前,他的地理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那时候的他,曾经对地理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如果当时没有文理分科,也许他的高考总分会更高。

当年的知识储备,让他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对应的目标城市。

“李纲在汴京,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河南开封。”

“宗泽在巴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巴中。”

“种师道隐居于终南山豹林谷,大概在今天的陕西西安附近。”

“韩世忠位于延安府,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

“吴玠驻守泾原路怀德军,大约是今天的宁夏固原。”

“岳飞镇守河东路平定军,大约是今天的山西阳泉。”

宁书涯在心中默念着这些城市的名字。

他决定按距离的远近顺序,因此拜访这六人。

由于路途遥远,赵构特地赠予宁书涯一件修真法器——‘神行符’。

这符咒呈淡金色,纹路古朴复杂,隐隐有灵气流转。

神行符的功效是大大提升马车速度,缩短旅途所需的时间,让他能够迅速抵达目的地。

宁书涯轻轻将符咒握在手心,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澎湃灵力。

“有了神行符,至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他心中暗自盘算,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

然而,宁书涯心中仍有些踌躇。

他原本不想带苏悯同行,毕竟路途遥远,旅途颇为辛苦。

但苏悯用楚楚可怜的眼睛看着她,嘟起粉嫩娇艳的嘴唇。

“书涯哥哥……”

宁书涯看着苏悯那柔弱的眼神,心中一软。

这样的目光,让他没有抵抗力。

宁书涯无奈地笑了笑,目光中带着几分宠溺与无奈:“好吧,既然你坚持,那我们就一起出发。”

“不过你要答应我,一路上可不要叫苦叫累。”

苏悯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和喜悦,她点了点头,兴奋地大叫:“谢谢书涯哥哥!”

宁书涯看着她,眼中不禁浮现出一丝温柔。

原来做兄长是这种感觉啊。

质疑妹控。

理解妹控。

成为妹控。

宁书涯打点行李,整顿准备。

康王赵构特地为宁书涯设宴践行,言语间满是重托与期待。

酒过三巡,宁书涯便带着苏悯,乘上马车,告辞而去。

……

宁书涯要拜访的第一位,便是同在汴京城的李纲。

康王府的马车在繁忙的街道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青石路面,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马车外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悠然自得。

马车终于停在了一座府邸前。

府邸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李府”二字。

字迹苍劲有力,仿佛蕴藏着一股不屈的气势,让人一望便能感受到其中的浩然正气。

宁书涯与苏悯走下马车。

宁书涯整了整衣冠,将腰板挺得笔直,步伐稳健地迈向府邸的大门。

他轻轻敲了敲门,片刻之后,一个家仆打扮的中年男子推开门来。

家仆的眼神在宁书涯与苏悯身上扫过,见两人气质不凡,立即恭敬地问道:“请问两位公子有何贵干?”

宁书涯拱手行礼,声音温和而不失礼貌:“在下宁书涯,奉康王之命,前来拜访李纲大人。”

皇子结交文臣武将,是皇家的大忌。

但是康王此时无权无势,李纲也并非朝中的大人物,所以康王派人来见李纲,也并不引人注目。

那家仆闻言,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来人竟是康王的使者。

但他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随即迅速恢复了镇定,态度更加恭敬:“原来是康王的贵客,请稍候,我这就进去通禀。”

家仆转身匆匆而去,宁书涯与苏悯站在府门口,静静等候着消息。

门前的气氛安静而庄重,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偶尔几声鸟鸣划破宁静的空气,增添了一丝生气。

不多时,家仆再次现身,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走到两人面前,恭敬地说道:“二位请进,李大人已在厅内恭候。”

宁书涯微微点头,带着苏悯跟随家仆走入李府。

穿过一道朱红色的大门,绕过几株古柏,他们沿着一条幽长的回廊前行。

回廊两侧种满了竹林,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

他们来到了府中的正厅,厅内布置简朴而大气。

四壁挂着几幅山水画,笔墨潇洒,透出一种清雅的气息,似乎暗示着主人不俗的品位。

正厅中央,一位身着深蓝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主位上,他的神情庄重,眼中却透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便是李纲,宁书涯心中暗道。

他仔细打量着对方,李纲眉目清秀,但双眉之间隐隐透出一股坚毅之气,年逾四十的他神态中透出一丝阅历的沉稳。

宁书涯立刻感受到,李纲的修为大约在“练气”三段左右。

李纲看到宁书涯二人,微微一笑,起身相迎,拱手道:“两位请坐。”

宁书涯连忙回礼,语气谦逊而诚恳:“见过李大人,久闻大人清正廉明,今日有幸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李纲淡然一笑,示意两人入座,目光中闪过一丝审视和好奇:“在下与康王从未结交,不知道康王派阁下前来,有何用意?”

宁书涯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李纲。

这是康王赵构的亲笔信。

宁书涯神情平静而从容地说道:“康王殿下对李大人的才华与正气甚为钦佩,特意遣我来拜见。”

“如今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

“康王殿下仰慕大人才学气节,希望将来国家危难之时,能与大人共谋国事,以挽救时局。”

李纲接过信函,神情严肃地打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

他的眼神在字里行间流转,神情逐渐转为凝重。

片刻之后,他放下信函,目光回到宁书涯身上,沉吟片刻道:“康王年少有为,心怀天下,实在是国之幸事。”

宁书涯点了点头,眼神愈发坚定,语气沉稳:“李大人所言极是。”

“康王曾言,只要李大人未来有需要相助之处,他一定会不遗余力。”

李纲闻言,眉头轻轻一扬,目光凝重,长叹一声:“康王殿下有此决心,老夫深感欣慰。”

“只不过,大宋当下内忧外患,金军压境,朝中又有奸佞作祟,老夫心中不安。”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宁公子,老夫看你年纪轻轻,却言谈举止皆有章法,能否请教你对如今局势的看法?”

宁书涯略微思忖,随即开口道:“李大人,学生愚见,今日之大宋,外患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内部的腐朽与不作为。”

“朝中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以至于烽烟四起。”

“若不能自强自救,纵有千军万马,如何能守得住这江山?”

李纲听后,神情微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宁公子所言甚是!我等当忠诚为国,虽千难万险,亦在所不惜。”

宁书涯继续说道:“大人,眼下金军南下,大宋危在旦夕。康王殿下深知李大人胸怀大志,愿意与大人共同努力,为国分忧。”

李纲点了点头,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康王殿下有此志向,老夫必当尽力相助!”

“只是不知,宁公子接下来有何具体打算?”

宁书涯稍作沉吟,缓缓答道:“学生此行,是奉康王之命,游历大宋各地,拜访志士仁人,凝聚力量,共同抵御外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