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 第83章 九项新政

第83章 九项新政

"即日起,我朝商人可以自由在海上通行,到达沿海各国开展经济贸易!"

"我朝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在观察期内,所有进入海洋淘金的商人,财物和生命安全自负!"

换句话说,这一年里,我朝不会对海商提供任何援助或救援!"

"观察期内,海关税照常征收,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三倍关税!"

换句话说,这一年里,不论海商出口到国外,还是进口到国内,关税都是弘治年间的三倍!"

轰!

一道霹雳炸响!

文武百官心潮澎湃!

海禁!

终于结束了!

这个阻碍与世界交流的枷锁,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打破!

"首席大臣,对于海商在海上的生命安全,我朝是否会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以此来增强海商出海的信心?"

兵部尚书,也就是张部长再次离席,对观察期内我朝不为商人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提出质疑!

以天朝大国的威严来说,无法保证百姓在国外的安全,是一件相当丢脸的事情!

"首席大臣,关于提高三倍海关税,户部表示愿意支持,但同样存在一个问题,是否能派出我国的海军巡航沿海,以确保海商们在我们邻海的安全呢?"

户部尚书,也就是李尚书,起身首先赞同提升关税的决定,然后紧接着提出了疑问。

他的立场很明显:国家提高关税相当于变相收取了海商很多银子,只收钱不做实事似乎不太合适吧?

"很遗憾,我国的海军力量无法应对海上威胁,甚至无法在本国海域巡逻。据多方情报,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大海上强国正集结兵力于澳门附近!"

首席大臣再次坚决地拒绝,并解释说:"我国的海军要时刻警惕两国舰队的突然袭击,以保护内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无法承担额外的军事行动!

总之,在这段观察期内,我国海军肩负重任,无论是援助还是救援行动,都无法进行!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两大海上强国虎视眈眈,此时海商出海无异于自寻死路!"

听到这里,就连刑部尚书,即王尚书,也按捺不住,站起来质问道:"难道首席大臣是要亲自把我国的海商送上绝路吗?"

"海商虽有过错,但随着海禁的解除,一切都应一笔勾销!"

礼部尚书徐光启离席,皱着眉反驳:"未来的国家,还需要海商去寻找财富,作为与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首席大臣,不要因小失大啊!"

商人!

他们是连接世界的关键!

这些为了金银敢于无视世间任何法规的"贪婪者",是很好的探路石!

将来,我国与沿海国家的贸易,或许还得听从海商的建议,以避免贸易中的误会!

如果在我国对外贸易展开之前,就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舰队全吃了,那就太可惜了!

"王尚书、徐尚书,事情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局势也没那么明朗!

二位尚书的所有猜测,都是基于了解我国海军实力的基础上,才敢猜想西班牙和葡萄牙会毫不顾忌地吞并我国的商队!"

首席大臣微笑道,耐心解释:"但二位尚书别忘了,两百年前,我国的海军曾是海上无敌的霸主,给沿海各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太祖在《皇明祖训》中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努力构建一个以我国为中心,有序和谐的世界秩序(这是真实的,明朝太祖朱元璋确实有建立世界秩序的决心和行动)!

虽然这些‘不征之国’大多对我们产生了敌意,但那时我国的强大仍让他们畏惧!

在十五个‘不征之国’的宣传下,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止步于澳门,小心翼翼地与我国签订商业条约,不敢发动任何军事战争!

这就是所谓的投鼠忌器!

无论西班牙和葡萄牙多么想对我国下手,但在观察期内,他们不会劫掠我国的商船,甚至在海上相遇时,这些野蛮人还会保护我国的商队安全!

至于李尚书所说的,我国提高了关税,或者更明确地说,我国收了海商的钱,就应该给海商起码的安全保障!

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

我国近两百年未与世界大规模贸易,像丝绸、瓷器、茶叶、铁器这类我国独有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有很大的缺口,可以说大到了极点!

这时海商满载这些货物销往海外,能带回多少金银,就不言而喻了吧?

综上所述,这是我国给予海商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就看谁能抓住了!"

九项新政!

新年大朝会落下帷幕!

文武百官,各有收获!

盛世!

大争之世!

英雄与枭雄并立!

就看谁能扬帆破浪,夺取无上荣光!

湖心亭!

残留着一丝寒意!

朱由校与首席大臣相对而坐!

"微臣知错!"

许久之后!

首席大臣跪倒在地,恭敬地承认错误!

"错在哪里?"

"错在用狡猾之法,影响了山东百官的情绪,造成了难以抑制的影响!"

"这不重要!"

朱由校摇头,淡淡地说:"作为合格的政治家,可以利用任何手段来获取民众的支持,朕可以理解!

但万万不该在朝廷上留下把柄,尤其是最后鼓动人心前往海外经商,或许是无意识的行为,但日后可能埋下严重的隐患!"

"微臣知错!"

"既然错了,那就需要改正!"

朱由校点点头,冷声说道:"户部和刑部正在联合制定经济犯罪的法规,内阁也要介入!

不需要其他,只要在经济罪中明确规定,严禁我国官员涉足商业,尤其严禁官员家属参与海外贸易,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微臣遵命!"

首席大臣心服口服,犹豫道:"人心是贪婪的,仅凭法规约束,未必能阻止官员派遣亲属前往海外经商,这种方法,只能把表面的事情转移到暗处!"

"我国的这项规定,是给所有官员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朱由校笑了,继续说道:"明令告知那些有心的官员,这是我国禁止的事情,一旦伸手进去,必将面临断手断脚的危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凭实力截胡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