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从商之人都能入商籍的。“陈礼解释道。
“商籍只为每地的杰出商才而设。”
说简单点就是,小商人没有资格,必须是大商才行。
比如安平酒楼背后的大掌柜,他在府城还有两个酒楼,他的商籍就是府城发的。
他交的赋税里面,酒楼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三的部分是交到衙门,他下面的人来安平县买咸菜油皮金额的百分之二交给途经的税关。
安平县里还有粮铺、布坊等,他们背后都有大掌柜。
而安平县的那些小铺子的掌柜,大多都入不了商籍,也不用交税。
田悠悠若是加了商籍,她卖出去的东西都要交百分之三给县衙。
她若是从外地买货物,途经税关要交百分之二,若是路上没有税关,则不需要交税。
“入了商籍,日后行走各地做生意,可不受户籍约束。”
“入了商籍,遇到事情可以向官府寻求庇护。”
“入了商籍,子弟可由官府举荐跨府读书,参加科举。”
三个好处啊...田悠悠在心里暗暗琢磨。
她准备去府城推广菊芋和油皮,靠着安平县的户籍尚且可以通行无阻。
可若是日后去其他府城,就得向官府申请办路引。
有了商籍,要方便得多。
遇到难处可向官府寻求庇护这点...不发生事情就聊胜于无,若真发生什么事了,还有有大用处的。
最后一点,商籍子弟可以跨府读书...
安平县城的教育资源肯定是不如大府城,若是姜秀秀生了儿子,将来读书科举...还是要考虑的。
“你们入了商籍,缴纳商税,本官自当护佑一二,今日之事....”陈礼话尽于此,暗示的意味很明显了。
按时交税,为你,为我,为大家;
诚信纳税,铺路,造桥,享繁华。
逃税漏税可耻,积极缴税光荣。
关于缴税,田悠悠是有觉悟的。
而且县太爷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
“陈大人,您的想法太好了。”田悠悠先夸张的恭维一句,而后才点头应下,“既然大人如此看重我们,那我们就加入商籍。”
“我们一定不负大人重望,努力把生意做大做强!”
在陈礼的惊喜眼神之下,田悠悠却为难起来,“只是...”
“只是什么?!”临门一脚了,陈礼有些急了,倾身询问,屁股都差点离开椅子。
“不瞒大人,下个月府城的食市,我打算去一趟,把其他府城的酒楼、商人都知道我们安平有这两样东西,到时候肯定能签下不少订货契书。”
陈礼点头赞许,“你想的不错。”
“到时候,光靠我们和冯婶婶两家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我们打算号召村民一起做。”
“好,好。”陈礼觉得甚好。
做的越大越好,到时候县里的赋税增加,他的考核肯定能提升。
关键赋税提高了,一部分上交,一部分留存县衙,县衙的银子多了,他能施展的也多了,自己的俸禄之外的养银也多了...
总之就是,他们的生意越大越好。
“我们还会带着村民一起种菊芋...”
如此更好了,耕种的事也有指望了!
“可是,我们村子的村正..见不得我们挣钱。”
“这次就联合我爹继母那边的兄弟抢了我家开荒的地...”
“我们带村民一起赚银子,一是师出无名,二是,怕他...眼红,再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