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周围的形势是有一点严峻。
这也是他一直未立太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于是问道:“爱卿以为康王,福王如何啊!”
邓渊斟酌一番,说道:“陛下,康王常年从军,勇猛善战,在军中威望颇高,其行事作风颇有陛下当年的风范,豪爽大气,深得将士们的爱戴。若论及掌控全局之力,康王也不遑多让。”
“而福王睿智果断,掌控幽冥教,消息灵通,麾下人才济济,颇具谋略,在应对各方势力时游刃有余,手段灵活多变又不失分寸。虽说有时手段会狠辣了些,但也不失为一种御下之法。只是,这朝堂之上并非江湖之间。”
对于邓渊的暗示——应该立大皇子为太子。
李国忠没有表态,而是把玩着手中的玉佩,直接问道:“那依你之见,谁堪为太子之位?”
邓渊急忙跪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连忙回道:“此乃陛下的家事,臣不敢妄言。太子之位关乎国本,陛下圣明,当有定夺。”
看着邓渊,李国忠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之色,笑道:“起来吧!这是朕主动询问你的,恕你无罪!”
他接着不甘心的暗示道:“邓爱卿!老三跟随朕多年,为了大魏江山社稷,那也是忠心耿耿、出生入死,功劳簿上哪能少了他的一笔?朕听闻,老三在民间的风评也极佳,百姓们都赞他仁善宽厚,文采飞逸,这可是为君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啊!”
邓渊却不这么看。
康王与福王对魏国的功劳更大。
不过,他也知道李国忠的心思,但此事关乎国本,不得不谨慎应对。
他微微垂首,恭敬回道:“陛下,贺王的贤德,臣也有所耳闻,实乃我大魏之福。只是,太子之位,历来立嫡立长,此乃祖宗成法,关乎朝堂稳定、天下人心所向。”
“如今外有晋王,唐王虎视眈眈,内有藩镇势力蠢蠢欲动,当务之急是维稳朝局。嫡长子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可安天下人心。”
李国忠脸色微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朕又何尝不知这些难处?只是朕这几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难以抉择。邓爱卿,你在朝多年,德高望重,朕信得过你,你且说说,若老三为太子,当如何稳固朝纲,安抚各方势力?”
邓渊心中叫苦不迭,但圣意难违,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若陛下心意已决,要立贺王为太子。当务之急,是要让贺王与朝中重臣建立紧密联系,展现其治国理政之能,赢得他们的支持与信任。”
“再者,陛下可逐步削弱康王与福王的羽翼,但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他们的过激反应。”
“对外,需向天下昭示贺王的仁德与才干,使百姓归心。只是,这一切都需耗费时日,徐徐图之,陛下还需有足够的耐心与谋略啊。”
李国忠听后,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立老三为太子困难重重,但内心对老三的偏爱又让他难以放下这个念头。
“诶!罢了罢了。那依你之见,如何压制南方的伪唐和消灭北方的晋国?”
李国忠转移了话题,邓渊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将自己准备好的方略一一道来。
李国忠听着,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许久,他挥了挥手,说道:“邓爱卿,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太子之事朕会再斟酌,今日所言,切不可外传。”
“遵旨!”
邓渊告退,心中不禁为大魏的未来担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