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选择的,是附近的一家农家菜馆。
点的都是一些家常菜,比较符合大众口味。
在吃饭的时候,韩三坪问道:“小武,你有没有考虑过拍商业片?”
这个问题,让孙莉正在吃饭的嘴停住,她看向魏武。
而魏武呢,也是很淡然,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样问,“韩厂长,你也知道,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一直被香江和好莱坞给压着,人民手上也没有多余的钱,来看电影。”
“真要说起来,我上一部《落叶归根》,是一部带着商业性质的文艺片,但真要我去拍商业片,我个人不敢犯险。”
魏武说得也很公道。
目前国内电影情况,他作为电影厂的厂长,肯定比他更清楚。
现在拍商业片,无疑是死路一条。
就算是冯裤子的《甲方乙方》,也不过三千多万票房。
可他赚到的钱呢,还不如一些文艺片的电影多。
别的不说,反正没有魏武多。
魏武手上有大量国内的国外的商业电影,倘若此时拿出来,固然有一個不错的票房。
但是和以后的电影市场比起来,这票房差距实在是太大。
就是跟十年后相比,期间差距也是极大。
“我作为北影厂的厂长,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韩三坪叹口气道,“我也在想办法,让这个市场有更多的潜力,只是一直找不到办法。”
魏武知道,都戏称韩三坪是“座山雕”,但人家是真心对市场有功之臣。
当上中影集团领军人物以后,可以说用了很多办法,很多电影能够拍出来,都有他在后面的帮助。
而且韩三坪一直觉得,只有商业大片,才能拯救萎靡不振的电影市场。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靠第六代导演的文艺片,永远不可能有高票房。
“韩厂长也不用灰心,我相信不出十年,电影市场就能给人惊喜。”
“哦,怎么说?”
韩三坪也有些上头,多问一句。
“你看啊韩厂长,我们都说欧美欧美,为什么不说其他地方,因为他们人口多,生活习俗很像,且经济上也很发达,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去观看电影。”
“而我们国内呢,还处于发展阶段,人口众多还是手上没有多少闲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富民强之后,大家肯定要找一些娱乐项目,而电影肯定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
魏武这些话,也不算是他胡说。
本就是这样的发展。
十年之后,国内票房市场开始有了起色,各种小成本商业片票房出色。
再到10年以后,票房正式进入十亿时代。
这其中有各类商业片的功劳,也有大家有钱,都舍得去电影院消费的缘故。
“想不到小武你年纪不大,眼光看得还挺长远。”韩三坪回想着魏武刚才的话,笑道,“我和你的观念,差不多,觉得日后国内票房市场,不一定比欧美差。”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目前的情况聊不少。
而孙莉则是乖巧的坐在一旁,先吃饱后,再给两位倒茶,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
“对了,小武,你刚刚说新电影已经有计划了?”吃完饭后,韩三坪三人在那喝着茶,“你这电影刚刚结束,就已经有头绪了?”
韩三坪有的时候很佩服魏武,不愧是年轻人,脑子活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