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里提到“夜郎西”就是GZ省的西部。诗曰: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州,治所在今湖南洪江。左迁说得比较客气,就是指贬官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李白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意象有杨花落了、子规鸣叫、明月愁、夜郎西的风等意象,说出了贵州的贫瘠。
关于“夜郎国”的描述,很多古籍有所记载。东汉永初元年(107年),“九真徼外夜郎蛮夷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汉代九真郡位于今越南清化、义安和宁平一带,据《后汉书》记载,当时的夜郎国东接交阯郡,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根据彝族的传说可知,夜郎国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夜郎国大致存在于世300多年,遭灭国于西汉末期。
据说古夜郎文化有三种假说,一是起源于贵州长顺县广顺镇,当地人民曾挖出金剑、方印、青铜匙等多种文物。二是湖南沅陵说《楚望赋》云:“武陵(西汉初年幼黔中郡改名)故郢(楚都,代指楚国)之裔邑,夜郎诸夷杂居。这里夜郎又被称为“夷”。三是起源于贵州毕节赫章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做“柯乐”。据彝文古文献记载,两汉时期,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可乐地区的建制沿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也说明可乐在贵州古代历史上曾经占有重要地位。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的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说,“夜郎国的皇宫在遵义县高坪镇的一个山上,此山奇特,四周是悬崖深水环绕,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山上,山上很平,而且有相传夜郎皇帝修造的皇宫,水牢,惩治犯人的滑山刑场,被中原发兵攻打时攻破的半面围墙(养马,养鸡鸭等家禽的大场围墙有部分还在,是篱笆墙),绣花楼等遗址,所有遗址的原貌除了木头建筑没有遗存,其他都很完整。”这些记载说明了贵州的神秘和“非人所居”,“苗人炼蛊”等等类型的奇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