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难怪你会提前让锦衣卫去摸捕鱼儿海的路程跟地形了!”朱棣恍然大悟,这一刻他对自己大侄子描述的那个未来就更加相信了。
“是的,就是为了历史上这一仗打得更顺利提前做的准备。”
“这一仗是谁打的?”朱棣无比好奇,同时带着期望地问道。
朱雄英咧嘴一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混小子!朱棣在心里轻骂了一句。
“好了四叔,现在您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了,还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吗?”
朱棣思考了片刻,他终究还是想起了袁珙的那句话,比起外敌,皇帝更担心的是家贼。“大哥,真的不在意那些话吗?你也不在意吗?”他忍不住问道。
“无论是袁珙也好,道衍也罢,包括意图毒杀我的张家,都是在根据大明传承出现中断后,去判断大明可能会爆发的问题,然后去赌在这个问题出现后能抓到的机会。”朱雄英说道,“所以一切的前提,就是我爹和我都得按照原来的历史一样死去。”
朱棣看着朱雄英注视着自己的目光,莫名间感到格外的不舒服。
“在这个前提发生之前,其实您什么也做不了,不是吗?您不会真的以为,用您的王府亲卫就能实现藩王造反吧。”
朱棣愕然一笑,是啊,怎么可能呢?
“所以,这是一场赌局。”朱雄英平静地说道,“道衍大师已经弃牌认输了,张家自从怂恿吕家下毒失败后,也输了。袁珙并不知道这些,但还是那句话,他看得懂大势,当时间开始为我证明时,他也就输了。至于四叔您,有必要跟着上牌桌赌这一把吗?”
“的确没必要。”朱棣坦率地说道。
“所以我和我爹,对于袁珙说的话,对于您可能产生的野心,都不会有多么在意。但不管怎么说,您都会是未来大明最受重用的藩王,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您的能力。”朱雄英说道,“说句直白点的话,您可以安心的坐在一边,悠然地观看这个时代的云起云落,看完各方的胜负再决定走什么样的路。”
朱棣摇头,“我能做的更多,我会荡平北元!”
“很有精神。”朱雄英竖起了大拇指,把手边的一本笔记递给了他,“但关于大明北部国防战略的问题很复杂,四叔您回去可以先看看,这不是打个一两仗就能解决的问题。”
朱棣接过了本子,这动作,他很熟悉,以前袁珙经常这样跟自己互动。
怎么有种被教育的感觉。
“好了,现在您应该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吧。”
朱棣苦笑摇头,居然被一个小孩用长辈般的语气这样宽慰了起来。
“那就安心的演戏,让自己的替身去山东找我爹,然后和魏国公躲到军营里,等待机会干北元一闷棍吧。”
“你呢?要在这待多久?”朱棣问道。
“我至少需要等到内应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