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日中!
福叔带着人,浩浩荡荡的赶到了岁茶山脚下!
与之同来的还有太仓令!
赵珂刚下马,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颇有朝中大臣的恶习!
“李大人,求求你放过京都百姓吧!”
“赵大人,此话从何说起!!”李绣衣一脸懵!
“粮价一百八十文一斗,京都百姓真的没活路了。”赵珂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为民请命!
“赵大人,此事本官自有分寸,你无需多言!”
李绣衣嫌弃的看了眼赵珂!
这个死脑筋!
怎么就看不透李某的妙计呢?
“可百姓们……”
“赵大人,京都百姓家里尚有存量,你无需太过多虑,这几日,你给我盯好四大粮商,看看谁敢低价卖粮!”
低价?
四大粮商又不是傻子,千载难逢的暴富机会,他们岂会错过!
赵珂心里郁闷极了!
陛下怎么会派这个视京都百姓性命为草芥的人来平抑粮价啊!
赵珂爬上马背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李绣衣这个狗官油盐不进!
没办法!
只能另想它法了!
“赵大人,千万给我盯紧点咯,等平抑粮价后,本官给你记一大功!”身后传来的声音,让赵珂直哆嗦,差点掉在地上!
女帝很费解,忍不住开口问:“李大人,莫非你与粮商是一路人?”
对粮商降价售粮之事这么关心,说没关系,恐怕狗都不信!
“李某怎么会与拿些吃人血馒头的人同流合污!”
“那你这是?”
“粮商既然屯粮不卖,那就让他们烂在粮库里吧!”李绣衣眼里闪过一抹寒芒!
女帝露出疑惑的神情:“玄某,能否请教?”
她实在不明白,李绣衣究竟会用何种手段平抑粮价!
“玄公子,此事不急,三日后便有答案!”
看到李绣衣眼中的奕奕神采,女帝恨不得下旨取他狗头。
她终于明白了,为何丹丘学士会用自信二字来形容李绣衣!
可不就是自信嘛!
安排好收柴事宜后,李绣衣就打道回府了!
要不是看在银子的份上,他连岁茶山都懒得来!
平抑粮价才是头等大事!
整不好,得掉脑袋!
李绣衣知道,接下来就是要做的就是等!
等到京都百姓摸不着头脑!
等到粮商们心慌慌!
一连两天!
李绣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给人一种坐吃等死的感觉!
直到第三天早上。
以周家家主为首的四大粮商实在扛不住了,又聚集在书房密谋!
唯利是图是他们商人的本性,可这两天的银子却赚的他们心慌!
原以为三品绣衣郎是想跟他们分一杯羹,可两天过去了!
不来找人不说,自己去李府拜谒,还被赶了出来!
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