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像一幅画卷,其中星星点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神秘而宽阔,让人感到宇宙的无限和神秘。
每一颗星星都像是一个故事,一个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和探索。
夜深了,树影摇曳。
只有一个妇人和一个小少年还坐在自家院子里。
她们靠着桂花树,仰望天空。
她们的眼睛凝视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感受着夜风的轻轻拂面,聆听着夜晚的声音。
李大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她的眼神充满了温暖和智慧。
她的女儿是一个年轻的小少年,朝气蓬勃还有无限的好奇心。
“娘,你看那颗星星好亮啊!”女儿指着天空中一颗闪烁的星星,兴奋地说道。
李三娘抬起头,看向那颗星星,微笑着说:“那是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星星也有名字吗?看起来好像舀饭的那个勺子!”
一身黑衣的少年眼中闪烁着光芒,她问道:“那我们可以到天上去吗?”
李三娘点了点头,缓缓地说:“我幼时听我娘说,仙人才能上天,我娘还亲眼见过一个女剑仙,你那块玉呀!就是仙人送给我娘的,我又送给你的。”
听着母亲的讲述,李幺妹感到无比的神奇和美妙。
她看着天空中的星星,仿佛看到了那些传说中的故事在眼前上演。
她举着一块深绿的玉佩,在月色里,她看到一些隐隐约约的光辉流转。她连忙叫母亲也看。
“娘!玉发光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色也越来越深。李大婶摸了摸女儿的后背,轻声说:“幺女,天色不早了,我们该睡了。”
“明天还要干活呢…”
女孩儿依依不舍地站起来,转身向黑洞洞的屋里走去。然而,在离开之前,她转头看了看那颗明亮的星星,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
这个夜晚李幺妹的记忆很深刻,这是她的母亲,第一次牵着她的手,带她看星星。
一缕月光穿过土墙的窗,照在少年人圆圆的脸颊上,她静静地躺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她睁大着双眼,望着茅草和烂泥糊成的黑屋顶。
身上的旧棉被已经呈深污色,看不出原来的本来颜色,还若有若无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幺妹生在一个贫困的村里,从小就学会了勤劳和节俭,一家人生活极为艰苦。
以前她幼年时期,她会在读书的空闲,帮助母亲、父亲——种地,做饭,料理家务、照顾年幼的妹妹弟弟们。
姐姐去了外地经商,杳无音信。
母亲还会经常抽背学过的知识,她也会偶尔抽出时间去村里的夫子窗外偷偷学习各种知识。
更不可思议的是,张夫子她居然也从来不赶她走。
到最近甚至还会偶尔给自己一些别人用过的纸张,旧了的笔杆子,并且叮嘱她记得让李三娘也多练字。
夫子真是个好人,也没有提多收束脩。李三娘就亲自去送了自家的腌菜,隔三差五就去给夫子送饭。
在村里,李幺妹有很多朋友。最喜欢和村里的女孩们在一起谈天说地、说笑。
大姐姐们都很喜欢她,因为她心地善良、待人真诚。
更重要的是,她会教她们读书写字,那些姐姐们也总是给她带好吃的,好玩的,在她们的陪伴下,寒来暑往已经好几个年头…
有的姐姐们已经嫁人了,她再也没有遇到过她们。
姐姐们越来越不爱说话了,笑容也没有了。
书也不愿意学了,渐渐的,河边的树荫下只有自己一个人。
有一天,父亲也突然病逝了。自己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家里失去了一个壮劳力,弟弟妹妹也失踪了,一场一场厄运。
她有时候都会把村里人骂的那句“天煞孤星”单独咀嚼思考。
这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她解不开。
为了维持生计,她经常回家帮助母亲共同料理家务。从此以后,书也没以前那么有时间研读了,她的世界变得黯淡无光,生活也变得单调而乏味。
不仅是夫子对自己失望,她自己也察觉到了退步。
于是就经常挑灯夜读,见缝插针的学习。
那个跟着夫子鞠躬作揖,偷学知识的少年,似乎远去了。
她闭上眼,不去看在离床半丈远的地方,黄泥糊成的土墙。
这堵黄泥墙是他们生活的见证者,它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家庭的一切。从它的裂纹中,可以窥见这个家庭的生活百态。
桌子前曾经有娘和父亲的,还有姐姐,妹妹弟弟们,虽然会吵架,但是一旦失去了,这些声音就好像与黄泥墙长在一起了,时不时就能回忆起来。
女孩竖起耳朵,她发现母亲好像睡在外面的屋里。
不知何时,她迷迷瞪瞪就睡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的沉寂被打破,天色渐渐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