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大汉使臣,请万邦赴死 > 第83章 诛我十族又如何(周二求追读)

第83章 诛我十族又如何(周二求追读)

朝堂上下,就没人敢指责太皇太后。

果然,随着安国少季发问,窦漪房一改脸上的淡然,严声问道:“安国少季,你是在指责吾吗?”

“臣不想指责太皇太后。”安国少季目光如炬,直接迎上了窦漪房的老眼昏花,“臣只是想为那些枉死边军,饿毙边民求一个答案。”

“韩安国将军的奏疏,很早就将陇西的情状上奏,太后为何视而不见?”

“夏宽一车车粮帛送往戎人之时,陇西灾民正嗷嗷待哺,冻毙于风雨之间。”

“太皇太后身居广厦之间,听不到陇西灾民的临死前的呼号吗?”

“臣知太皇太后,欲以夏宽和招抚之事以教陛下。”

“昔年太皇太后在代地之时,随文帝躬耕田野之间,奉养灾荒之民。自身却勤俭质朴,挑灯夜织,甚至熬坏了眼睛。代地之民,无不感念太皇太后恩德。”

“曾经的太皇太后,视我汉家子民如亲子。如今却是以视民如草芥。甚至欲以汉民之血,为陛下写下帝王之道。”

“太皇太后在教授陛下时,可曾想过,那些死去的汉军与边民,也视太皇太后如君如母。”

安国少季说完这些话,也不避讳,直接盯着窦漪房。

窦漪房明明看不见安国少季,却是本能避开了安国少季的目光。

手上握住的龙头杖,一时间也没有抓稳,摔在了地上。

窦漪房没想到,安国少季在指责完天子后,甚至连自己敢骂。

她有无数的借口,来反驳安国少季的话。

以人教人,不如以事教人。

天子就是江山社稷,教导天子,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不为过。

或者直接甩锅给臣下,说自己已经召集大臣商量过了,大臣们认为这事不着急,且先放着。

但这些话,却是卡在喉咙之中,说不出口。

皇权是一個很奇怪的东西。

一言可决人富贵,一言可定人生死。

可在大义面前,皇权很多时候也是脆弱的。因为统治天下人的权力,必然要假托天下大义的名义。

自古以来,无数忠谏之士,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天下大义,将掌握皇权的天子按在地上喷。

太皇太后在大汉是至高无上的,执掌孝道的大旗,连皇帝都要和她商量着来。

若是欺世盗名之辈,只是开口指责她,窦漪房就敢直接让人拖下去砍死。

但安国少季此时一字一诛心,一掌一血痕,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的为民直言。

却是让窦漪房连找借口的余地都没有。

可笑,她堂堂太皇太后,经历无数朝堂风雨,竟然被一黄口濡生说的抬不起头。

但窦漪房毕竟是太皇太后,是天下至尊,还是一个女人。既然讲道理说不过安国少季,那她就和安国少季展示权力。

窦漪房冷着脸,厉声喝问道:“安国少季,你不怕死吗?你平国公亲族众多,不怕我灭你三族吗?”

安国少季想到从小到大在家族中的糟糕待遇,以及那群奇葩的父亲兄弟,冷声道:“太皇太后想要用刀兵掩盖自己的失德吗?”

“太皇太后莫不知春秋之时,崔杼弑其君,三杀史官而不能改其书。”

“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杀戮能让大义屈服。”

“今日安国少季为民请命,太皇太后莫说诛我三族。”

“诛我十族又如何。”

谈到崔杼弑其君,坐在大殿角落记录帝王起居注的太史令司马谈不由抬起头,一脸骄傲,随后立刻低头奋笔疾书。

刘彻瞟了一眼司马谈,不知为何,心中忽然涌起一阵幸灾乐祸。

司马谈想来是将安国少季喷太皇太后的话全部记了下来,但凡窦漪房想要更改,司马谈肯定宁愿死全家,也不会更改一字。

也就窦漪房看不到司马谈的举动,否则必然被气到全瞎。

安国少季见窦漪房嘴唇被自己气到打颤,知道事情到了最后了,继续开口道:“我自知太皇太后刀兵之利。”

“昔日苍鹰郅都,执法严厉,不避权贵,为民请命,打击豪强;守卫雁门,匈奴不敢近,天下皆喻之'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然此等忠纯之士,太皇太后说杀就杀了。即便匈奴复侵雁门,百姓死伤无算,太皇太后也视而不见。”

“安国少季有幸能与苍鹰同路,实乃人生快意之事。”

“敢问太皇太后一句。”

“忠臣之血,饮之甘否?”

苍鹰郅都的事就是一笔烂账,但朝野上下因为这件事,对太皇太后极其不满。

这件事算是窦漪房的忌讳,然而安国少季却是将这件事翻出来,直接诛心太皇太后,就连司马谈记录起居注的笔,都忍不住开始颤抖。

舍生取义!

以匹夫之怒,血溅五步。

这是春秋时期才有的义士啊。

太皇太后彻底怒了,连刘彻都是第一次见皇祖母如此满含杀意的表情。

就在窦漪房咬牙切齿,被安国少季气到全身颤抖之时,韩安国却是抢先一声断喝。

“廷尉何在,速将安国少季这不敬太后的狂徒,关到大牢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