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一夜没睡,还在护理猴子,另外,何真真的话,让他心中十分忐忑,不想和嫂子碰面,就打发小刘二过来告知何真真。
“我过去看看,实在不行保不住他的左臂,那就只能砍掉伤臂了。
你赶紧烧火吧,准备好陌刀和烧红的手插,如果伤臂仍在蔓延,那就只能委屈猴子这孩子了。唉,怎么就遇上吐蕃联军的斥候了呢?”
何真真的眉头皱起,她也是一宿没睡。
她在担心大刘二他们十个人的安危!
一夜了,就算是用双脚走着,也能走回来了。他们怎么到现在音讯全无?
这让她的心情低落到了最低点。
她活了虚岁十七岁了,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
这一路颠沛流离不说,还遇到了难民潮,打了个遭遇战,现在又被吐蕃联军打伤了一个,另外十个人渺无音讯,这让这个女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了。
但是,她又不能让大家看出来。
她必须镇定,必须拿主意,想办法。
猴子的伤势发展得出乎何真真意料的恶劣。
郭晨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是束手无策的,他的经验太少了。他出生在长安,生活在长安,平时真的是锦衣玉食。
虽然经历过大战,有了一些军人的模样,但是和小刘二和猴子这样身经百战的斥候来说,就显得相差太远了。
何真真毕竟是个女子,还是个女孩子。看到猴子发烧,烧得通红的小脸,那已经发黑的断臂,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小刘侍卫,我,我下不去手,郭晨叔叔,你给小刘侍卫打下手。”何真真终于下定了决心。
郭晨不是何真真的叔叔辈,在大唐时期,管丈夫的兄弟就叫叔叔。
不过,一般情况下,那是指着孩子说的,何真真虽然还没有孩子,这样说也不算错。
失去左臂,总比丢掉性命要好得多。
“好,还请夫人回您的屋子里去吧,等我办好这件事,再请您过来。”小刘二显得非常镇静。
但是啊,他脸上的痛惜非常明显。
没了左臂,猴子或许要永远告别他心爱的斥候军旅生活了。
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小刘二对这种事遇到过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说明边关的战局十分险恶!
受伤、战死的将士不在少数。
何真真再次来看猴子的时候,她发现,猴子居然退烧了。
他的左臂从肘关节以下没有了。
他正倚在郭晨的右臂上喝着肉汤。大口地吃着汤饼。这是郭晨夜里跑到穆家村央求村民给烧好,他带回来热了热,拿给猴子吃的。
而小刘二,已经不见了踪影。
“刘侍卫去寻找兄弟们去了。真是个铁汉子,我郭晨能够和这些好汉一起杀来犯的番子,心里高兴!”郭晨道。
何真真点点头:“好好照顾猴子,不要让他再发烧了。”
猴子哈哈大笑,但他的笑声有点弱:“夫人放心,我猴子命大,死不了。保证护送夫人安全到达安西!”
何真真点点头:“我信你!”
一天过去了,小刘二没有回来,夜了,小刘二仍然没有回来。
猴子似乎一点也不担心,郭晨也强装镇定,不言不语,只是不时伸手摸摸猴子的额头。
已经快要子时了,何真真披衣而起,仰首看着天上的繁星。
她的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一股子想要表达心绪的感觉涌上了何真真的心头。
她要作词了。
“爱深处,从无悔,梦中依然向西去。马蹄声,声声碎。满怀离愁,鸿雁高飞。会、会、会。
恨已醉,怨成灰,鹊桥牛女难相慰。钗头凤,相思泪。音容犹在,襄王难回。对、对、对。”
这是一首《钗头凤.爱深处》,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旁白:白居易只是记录郭晨的诉说,他知道何真真王妃曾经有词名曰《钗头凤》。内容不得知,只是官场里流传过一阵子而已。
现在,他才听到了何真真的原作。
他更不知道,到了后世,宋人杨湜的《古今词话》记载:“政和间,京都妓之姥曾嫁伶官,常入内教舞,传禁中《撷芳词》以教其妓……人皆爱其声,又爱其词,类唐人所作也。”
这里的“类唐人所作也”,已经明明白白地说清楚了,这首词的词牌起源于大唐。
后来这个《撷芳词》被南宋陆游因为这首词中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这一句,改《撷芳词》为《钗头凤》。
其实以陆游的博学广记,怎么可能不知道,《钗头凤》这个词牌在唐朝就出现了,只是不像南宋那样工整而已,比较随意。
何真真的《钗头凤》就不太工整,用词也不太准确,但是胜在情真意切,而且有一股子朝气,承认了自己这个“神女”对“襄王”也就是郭昕有深厚感情的,这就和传说中的襄王有请,神女无意,根本不一样了。
只不过,唐朝重诗而轻词,把古诗、近体诗和文赋当做正宗,而填词被称为长短句,褒贬之意非常明显。
古今以来,词牌的发现和发展都是有脉络可循的。
何真真的《钗头凤》或许才是源头吧?
郭昕当年送他凤头钗,她非常喜爱,所以,这首《钗头凤》其中就有“钗头凤,相思泪。”这样的词句。
随着这位巾帼英雄的为国捐躯,这首词也被淹没在文学史和历史中,再也无人知道。
白居易知道,如果他的《古城英烈》话本写出来,刊印出来,这首词一定会传扬千古!和安西铁军一样,被人们广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