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又说了一件事,“我跟你说一件事你就知道他是什么情况了,有一年冬天发生雪灾,车间提前有通知,本地职工要提前到厂清雪。就是那一次,因为雪下的实在太大了,本地职工多是离厂路远,车子都不能骑,不单没能准时来扫雪,就连上班时间到了他们都没能赶来。全车间本地职工只有遇喜光两口子来了,而且是准时到的——那一天的雪深到膝盖。两口子是走来了,离家接近二十里呀,膝盖深的雪,两口子相互搀着一步一步走来了。”
王家听的瞠目结舌呀,“只为了车间规定的一句——无故不到者罚款处理?”
马军毫不犹豫的点头,说,“是,就为这一句,只要车间说到了,他就做到。可以说,他基本上就是纪律完人,车间规定不许抽烟,他就一支不抽,我听他一个村的人说这个人在家是抽烟的。”
听到这里,王家完全蒙圈了,真的不能理解,道德完人他听过,纪律完人他真没听过。
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更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武器,特别是最底层的管理者,在不能完全领会上面制定某一方面制度的用意时,他只能死板教条。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出现纪律完人,王家真的拜服。
可是,你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不能明白遇喜光这样的职工怎么就让你两次苦笑了?王家的好奇心到达顶点,直接问出这句话。
马军又一次苦笑,但这次他再也不对遇喜光做私人简历论叙了,他说,“遇喜光是我见过的最奇葩的一个职工,他为了涨工资,怂恿职工离职。”
王家瞪大眼睛,这句话确实颠覆了他的认知,“怂恿职工离职?他有这么大本事?”
“他有。”
王家紧接着就问,“那他成功过吗?”随即他就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我的意思是离职的人多了,就会涨工资?”
在问出这句话之后,王家就领悟了,是呀,离职的普通职工多了,车间很有可能会涨工资的,工作环境艰苦,车间又极度缺人,涨工资不失为一个办法。
可这事儿怎么听就怎么邪性呢!
于是他又反过来改口问道,“那他有成功怂恿职工离职的案例吗?有的话,车间涨工资吗?”
马军说,“哪有那么简单,如果有证据表明是他做成的,他的结局不是离职那么简单的——麻名讲话,你这么拆我的台我能让你好了?”
王家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一切都是你的猜测呀,你吓坏我了,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奇葩。”
马军说道,“没有证据是必然的,他这么谨慎视财如命,怎么会留这么大的漏洞给车间。不过根据咱班所有主机手推测,八九不离十,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个人还是个多能手,包括主机手这个岗位在内,机台上所有的岗位他全都干过,而且不分大小机,一千三也好八百八也罢,五百五也行,他都会,而且干的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