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回避之后,后续可能就是一直回避了,因为没有共同的话题,也没有相互说话的兴趣,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当心中对对方的某个点不太满意之时,就会无限放大,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哪怕经常见面,也是无话可说。慢慢的,冷漠便会传播,当无话可说时,便会视而不见了。当长期处于这样的氛围之中,对自已的性格也是会有影响的,看人看事,更多的会看其不足之处,进一步的交集便会变得更困难了,这或许就是每个人的边界感吧。当感受到对方的边界之时,也会保持好自已的边界,有点像是隔空打擂,哪怕是近在咫尺,也是通过无声的文字来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讯工具似乎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了,虽然物理位置很近,但是这个无法改变人心与人心的距离。近距离的面对面沟通,可以解决很多心理上的防御问题,当每个人都摆起了自已的架子之后,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就会变得非常少了。
凡是还是有因有果的,因为感受到了怠慢,所以便会以距离抗衡,保持距离属于一种自我保护。这也是成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不相干的人保持距离,便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即使与人看似热烈交流,更多的也是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或者带着各式各样的目的,人始终注重的还是自已内心的感受,当心理认可或者否定一个人时,便会表现出热情或者冷淡。当感觉到周边都存在着这种或多或少的的纠纷之时,心理就会排拆这类人,保持距离便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了。不争不计较,不交流,做好自已的事就好了,或者是我自已把自已包裹起来了,因为周边的人,最终都会变成陌生人。
男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成熟之后,大多人应该是孤独的,负重前行,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对抗着所有的不公,努力提升着自已的实力,期待通过自已的蜕变来改变现在的困境。面对平庸的自已,有点忍无可忍,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努力营造着积极进取的场景,思维的世界里,波涛汹涌,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抽象中走出来,具象到具体的目标之上。因为思维的最后一步是行动,必须把实际的问题解决好,才属于有效的思维,否则就是空想和幻想了。
行动的障碍是什么?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目标笼统不清晰,无法执行,像是断路了一般,思维与行动之间始终存在着沟壑。打通思维与行动之间的路,架设起沟通的桥梁,这样的思维才可以有效的指导自已做出有力的行动。
做什么,怎么做就是行动与思维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要做什么,目标清晰之后,再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把目标变成现实。这是一个成熟之人,特别是成熟的男人应该有的做事方式。坚持这样的方法,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少数问题则需要更巧妙的方法,对思维的能力的要求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