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就要完成对司马家命运复仇。
命运之神确实是安排给了这个任务。
不过最终的操刀手,却并没有交给他。
因为南北对峙的剧本还有很多,门阀政治仍然有它的意义和华彩的世纪对决。
龙亢桓氏和另一位老小伙子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
西边的那位雄主,已经决定对燕国出手,接下来就要横扫六合八荒了。
不管如何,桓温经此一役,威名更盛,权倾朝野。
而大晋朝廷的局势,也因之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
寿阳城,庆功宴。
桓温不仅有些飘飘然。
属下的吹捧,各级官吏明里暗里的劝进,已经将其塑造成大晋第一人。
不管如何,经此一役,大晋大司马桓温,已经掌握大晋九州军事力量。
虽然运粮官袁真是被桓温逼反,但是,这个时代便是如此,成王败寇,胜利者将书写新的篇章。
宴后。
待众人离去,郗超看出桓温心思,并没有离去。
夜幕下,二人相对而坐。
桓温微微皱着眉头,忧虑地说道:“景兴啊,此次虽胜,可吾心中总觉不妥。那袁真本是被吾所逼,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不知世人会如何看待吾。”
郗超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桓公,这世间之事本就复杂。袁真选择与您对抗,便该料到今日之结局。成王败寇,自古如此。至于世人之看法,又何须太过在意?”
桓温轻叹一声:“话虽如此,可吾毕竟要顾及朝廷与天下人的眼光。吾虽掌握九州军事力量,但也不想落得个专权之名。”
郗超微微摇头:“桓公多虑了。如今朝廷被门阀大族掌控,他们只顾争权夺利,哪有心思管天下苍生?桓公您有匡扶天下之志,当果敢前行,不必畏惧他人之言。”
郗超放下酒杯,他知道桓温担心的是什么。
袁真本就是被他们逼反的,如今不仅将袁真、袁瑾等人全部杀戮,并且送至建康,颇有耀武扬威的意思。
这让朝廷怎么看?
你桓大司马眼中还有没有朝廷了?
话虽如此,如今的朝廷,在桓温心中的确没有多少分量。
知我者,谓我心忧。
知桓温者,郗超也!
郗超当然知道桓温是何心思,当下沉声解释道:“桓公,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这些门阀大族掌控朝政不说,只顾争权夺利,门户己见,心中哪有半点天下苍生?”
“桓公此举,便是震慑他们,事到如今,有些事情不是桓公不能做,而是不愿去做。”
桓温听了郗超的话,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沉思。
他明白郗超所言不虚,如今的朝廷确实被门阀大族所掌控,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争斗不休,罔顾天下苍生。
而自己,手握重兵,本有能力改变这一局面。
“景兴,你所言极是。这些门阀大族,久享权势,早已忘了为臣之道。吾虽有匡扶天下之心,却也担忧此举会引起更大的动荡。”桓温叹息道。
郗超看着桓温,眼神坚定:“桓公,如今局势已然如此,若不果断行事,只会让天下更加混乱。您掌握九州军事力量,正是为了稳定局势,造福百姓。那些门阀大族若能识时务,自当收敛;若不识趣,也该让他们知道桓公的威严。”
桓温沉默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
他深知自己的行动将对大晋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不可不慎。
然而,他也明白,若不采取行动,任由门阀大族继续争斗把持朝政,大晋将永无宁日。
亦或者说,如今他掌握大晋九州权柄,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于大晋其它大族而言,已经站在了对立面。
除非他桓温愿意放下如今的权势,解甲归田。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