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熟能生巧,数字运算并不比真正的算盘高手快,但是,相对来说,数字运算有两个大好处。一是,工具要求不大,如果没有算盘或纸笔,可以随手拿根树枝在地上算。二就是,方便验算,尤其是方便账目计算,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看错或算错一个数目,算式计算可随时回看检查每个数字,但是算盘的话,你只能重新算一遍。”
吕阳伯看着百里裕在草稿纸上写的东西,点了点头:“的确如此,若是户部的人用此法计算,定能准确计算每一笔账。”
“不,户部的数目太复杂,这样做还是太麻烦。”虽然很不情愿告诉他,但百里裕还是说了,“算这种账的话,我到时候再另外教你一种方法,那种方法,如果你想,甚至能帮你检查出是哪一步出了问题,出了多大的问题。”
增减手账只适用于简单、进出不频繁的数目,户部是个大染缸,用复式记账法才是最方便、准确的。
当然,到时候如果禹国官场大地震,就与她无关了。
“好!老夫记下了,你到时可得教老夫!”当初他听觉方大师的话,找来这里,真是太明智了。
吕阳伯盯着百里裕的草稿纸,突然皱了皱眉头:“有一个问题,毛笔写字比较耗纸张,若是用纸笔算数……”
“对哦!”
百里裕再次灵光一闪,福至心灵:“老头,我还可以跟你谈第二桩买卖,你看,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炭笔,方便携带,方便使用,写出来的字美观好看,还特别节省纸张。以你的名义开几间文具店,如何?你出人力物力,我出配方,收益三七分,你三我七。”
吕阳伯淡淡地瞥了百里裕一眼,“丫头,老夫不爱银子,但不是傻子。这第二桩买卖,回头再说。先把第一桩买卖讲完,你打算怎样做?”
“唔……跟我所想的差不多,像你这种文人,果真还是比较喜欢教书育人、恩泽众生。”
百里裕的脸上挂着分辨不出真假、招牌式的微笑,“我们可以合作开临时私塾,从京城开始,我先教会你的弟子门生,然后他们再教给禹国其他私塾、学院的夫子以及其他想学这种算术的人,一个人交五十两银子学费,很值得,对吧?收益嘛,老规矩,三七分,你三我七。而且,你不是想把它叫做吕阳伯数字吗?我准了!”
学术,收钱?还一个人收五十两银子?
简直是败坏斯文!
吕阳伯终于知道为什么百里裕刚开始说这事的时候,他那么想打死她了。
“……老头,你怎么不说话?你这样看着我,我害怕……”百里裕情不自禁地往后缩了缩。
不是自己的孙女,不是自己的孙媳妇,也不是自己的门生,打不得。
吕阳伯劝服了自己蠢蠢欲动的手掌,轻叹了一口气,说:“你想收钱再把数字运算推广出去,可以。”
“真的?那我们的收益这样分配,也可以?”百里裕喜出望外。
“收益如此分配,也可以。”吕阳伯咬牙切齿道。
“好的!老头,你果然没有令我失望!”百里裕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银子从天而降。
一个人五十两银子,三七分,她就得三十五两银子,禹国上下,有多少私塾、学院,有多少夫子?天啊!要发大财了!
“一个人最多只能收一两银子。”
看着百里裕得意忘形的模样,吕阳伯缓缓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