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侯家显示的能力太强被本地人忌惮就无法融入其中,显示的能力太弱又被本地大户当做是肥羊,不强不弱看上去简单,但是有几个人能够达成呢?
这种在力度上的束手束脚总是让侯光明难堪,到时王蛟的思路一直是这么活跃,直接跳出现有的思路,搞出了新的玩法,这实在是太给他在近支面前长脸了。
“确实可以考虑一下。”那侯家披甲的将领看了一眼王蛟,总算是准备记下王蛟的样貌:“我叫袁保中,以后如果有什么新想法可以告诉我。”
袁保中确实对这个看法很是看中,不过他作为中原当家人肯定是有自己的小算盘,无外乎就是袁家发家太短,想要结成利益同盟却苦于没有一个具体合适的组织,王蛟的开银行想法确实可行。
而王蛟在听到“袁保中”三个字的时候眼睛瞳孔缩了缩,到底是压制住了抬头仔细观察袁保中气运和命格的冲动。
这位名字看起来庸俗,但是实际上的身份可是一点不简单——袁世凯的生父。
一想到这里,王蛟的考据欲望就是上来了。
说起来袁世凯的身世兼职就是袁绍+袁术的结合体,同样是作为庶子被过继给叔伯,同样是贸然称帝,同样是狼狈下台,同样是败在姓孙的手上。
不能想太远了。
王蛟回过神的时候,袁保中已经是接着说道:“你拿出一个章程,回头拖袁……侯光明寄给我看看。”
袁保中当然也不能一直待在山区,项城袁氏中袁甲三、袁保恒、袁保庆等都在外地做官时,袁寨袁氏家族几十口人同居,主持家务的就是袁保中一人。
袁保中要一边买个同知头衔和大乾的贪官污吏打交道,一边本村筑寨堡,练乡团,保护乡里(兼并田地),如今安排好退路之后当然不会一直待下去。
王蛟对这事并不意外,和侯光明一起吧袁保中送走之后,王蛟就开始准备斟酌章程。
既然是想把全镇大小势力统合起来,那么就少不了具体分工。
白溪官虽然实力不强,但是作为本镇少数几个有非凡传承的寺庙道观之一,对收储放贷这件事情肯定是不陌生。
毕竟从南北朝开始寺庙就已经开始玩这一套。
而同时期的道教一边进行宗教改革,一边延续自打黄巾开始的宗教造反路线,天天嚷嚷着太上老君降世化身弥赛亚(救世主)李弘出现了,大伙要跟随建立地上天国啊。
这段时间是道教造反派的黄金时间,从后赵到东晋,在从东晋到后秦,北魏刘宋哪家没有经历过李弘起义?
北魏道士寇谦之《老君音诵诫经》所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称刘举者甚众,称李弘者亦复不少。”
而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灭惑论》中就指出:张角李弘,毒流汉季。
你要说如今的道教保守封闭,但是当年那个天天造反的道教留下来的东西那可是一点没丢,北宋时期辽国还有李弘起义,那这跟着寺庙学习的收储放贷业务能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