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破阵子之盛唐余晖 > 第三部分:江南烟雨3溧阳

第三部分:江南烟雨3溧阳

“确实!你现在一身血污,一会给你新买一套衣衫吧,如果包袱里面的银钱不够就用它买!”

“哈哈哈哈,好的,那多谢兄长了。”

说完俩人又笑一阵,这才慢悠悠的走回彭城。

在彭城又住了几日后,陆灵的疤痕都快要不见了,三人才继续南行。越往南走,天气越热,大约一个月后到了升州。

已经进入盛夏,午后的升州,街道上蝉鸣几乎盖过了人声,一阵阵热浪席卷而来。

三人全都换上了薄衫,但是陆灵仍旧穿黑色,显得尤其闷热。

升州到溧阳县仅仅二百多里,如果骑马最多三日就到。茅山位于升州和溧阳县中间,离溧阳县还要近一些。殷淑本想提出建议去茅山避暑,之后再到溧阳县看看明篱和悯修他们,但是看到慕云一脸期待的模样,又决定直接去溧阳县了。他知道慕云之前陪他在道观那几年是憋坏了,成日里不是讲道就是听经,慕云无聊的每日都要练刀几个时辰,这几年武功都突飞猛进了。

这日在升州休息,慕云便开口问殷淑是否要先回茅山一趟,殷淑已经近两年没见过自己的师父玄静先生了。殷淑当然说还是直接去溧阳县吧,等在江南玩够了再回去也不迟,而且自己已经决定浪迹江湖,如果频繁的回去茅山或者长住在那里,岂不是好像故意让人知道他的行踪一样。

正说着,陆灵进来,手里端了两碗酸梅汤,还是凉的,两人几乎一饮而尽,好不痛快。殷淑喝完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白瓷碗,问陆灵道:“为何从彭城出来后,你再也没做过菜汤,反倒变成了各种甜汤甜水,不是银耳莲子羹就是酒酿圆子的。”

“这么热的天你还想喝热菜汤?两位慢用,明日还请早点启程,白天还是尽量少走路吧!”陆灵说完就头也不回出去了。

三人到了溧阳县,直奔县衙。殷淑随身也没带度牒,只能让门口的衙役进去通报一下。不多时,出来一个五十岁上下,胡子垂到胸前的人,虽然是常服,但是看得出来就是本县县令陆侃。他远远走来便抱起拳道:“中林子!你可终于来了。”随即回头跟刚才传话的衙役说:“快去叫刘文书过来,然后叫人回家里说一声,故友到此,备斋宴!”

两人寒暄了一阵进到县衙后堂,陆侃叫人上来几碗凉茶,顺便嘱咐一个小吏去通知县丞郑宽和自己的儿子陆子昂傍晚都去他的宅院用饭,就说有贵客到来。

陆侃打量殷淑的一身常服,跟世家公子差不多,一点看不出是个道士,便问道:“清湛,为何又没穿道袍?”

殷淑放下凉茶碗,笑道:“我那道袍都是白的,穿不穿也没人当我是道士,哈哈。贫道的度牒没有带在身上,要是贸然穿道服,怕被官府抓去问罪。”

“本县就是官府,给你抓来我也知道你确实是道士,县令给你作证你还怕什么,哈哈哈。”说完看了一眼身边的慕云,道:“你是慕云?三年没见竟然长高了这么许多,是个大人了!”慕云赶紧过来施礼问好。

大家故友重逢,一阵嬉笑。殷淑向众人介绍陆灵,说是自己在路上结识的,遇到山匪,陆灵仗义出手,之后就结伴同行了。

才说了这两句话,就看外面疾走进来一个人,正是刘丙杰,也就是悯修。他一看到殷淑,开心的都忘了跟陆侃行礼,直接奔到殷淑面前师叔长师叔短的问候起来,又跟慕云问候了好几句,这才想起来给县令行礼。

问候一圈,刘丙杰也在下首坐下,但是坐下后满脸疑问的看看陆灵,大概觉得眼熟,又不确定在什么地方见过。殷淑先开口问刘丙杰他南下后的事情,借这个由头就打岔过去了。刘丙杰这边说明,陆侃也在一旁笑,偶尔插几句嘴解释一下。

原来不到一年前悯修带着张氏母子,明篱一起到了溧阳县,将殷淑的信交给陆侃,陆侃便当即安排了他们几人。

刘丙杰开始是跟着县衙里的郑县丞学习一些时日,没到半年便已上手,正式做了县衙的书吏。陆侃在了解了刘丙杰和张氏的前缘后,还自己做主,给两人安排成亲了,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就住在溧阳县西北角的一个小院落里。而明篱小小年纪,吟诗作赋竟然样样精通,陆侃便让他住在自己家里,跟自己的第九子在一处,名为伴读,实则是在家里安了一个教书先生。

陆侃的第九子人称陆九郎,上面有两个哥哥都早夭。陆侃第二任夫人韦氏怀陆九郎的时候恰逢黔中大旱,整个江南西道税赋加了三成,说是第二年税赋减半用以抵扣。结果陆九郎出生时候溧阳县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终成洪灾,不要说加三成税赋,就是税赋减半百姓也是交不起的。

终于硬撑到第二年,结果没等来税赋减半,反倒等来了安禄山造反。陆侃才到溧阳县接任县令两年,就接二连三的发生这么许多大事。这日一个散道经过陆侃家门口,正好看到一个老妇人拉着陆九郎在晒太阳,他一看这婴儿马上询问是何人之子,建议赶紧丢弃,说陆九是天哭入命,不利六亲,尤其年幼的时候不利长亲,即使长大,也是一生劳苦艰辛,性冷孤僻,不被认可。

陆侃晚间到家听到韦氏讲起这桩事,心里不免两难。他肯定是不能抛弃幼子的,但是那个散道不求财没留名,显然没必要危言耸听。并且陆九郎至出生时起,每日都要哭上几个时辰,陆侃找过好多郎中来看,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思来想去陆侃决定第二天去一趟茅山。

他信道,经常去茅山听道。对于这件事,他也知天命不可违,但是若不求助玄静先生,他也一时想不出别的办法。

陆侃第二天下午便赶到茅山,正好遇到殷淑带着慕云跟玄静辞行,他们正要下山去。玄静听说这件事后就让殷淑跟陆侃先去了一趟溧阳县。

殷淑到了之后神叨叨的做了一夜法事,第二天就说无碍了。还说这个孩子看起来白胖可爱,将来一定聪明伶俐平安顺遂,嘱咐陆侃好好教导,所谓命数无常,就是说一切自有变数。陆侃肯定是千恩万谢,他跟殷淑交谈几次发现这个人道法高深,他说没事了肯定就没事了。

之后殷淑便要带着慕云离开,陆侃夫妇送到门口,而那个陆九郎一看殷淑走远就大哭不止,殷淑觉得大概自己跟这孩子还有缘,就随手留下一个腰带带钩,当做礼物送给陆九郎。这小陆九两岁了还不会说话,但是竟然拿起这个“小玩具”后冲着殷淑双手作了个揖,再不哭了。

自那以后,溧阳县便传开了:茅山的殷淑大法师,能治小儿夜哭!

在衙门的后堂里,几人各自讲讲这一两年的境遇,当然殷淑并没有提起魏博之事。一个时辰多后,进来一个书吏,拿来一些公文需要陆侃处理。陆侃叫人带着殷淑一行人先去他家里,说他处理完就回去。

殷淑三人随着一个衙役出了县衙,向东面的陆宅走。已近申时,酷热难耐,陆灵几乎把整个脸都裹上绢纱,好像特别怕晒的样子。

“陆灵,你说是绢纱遮阳还是裸露出皮肤更加凉快?”殷淑笑着问道。

“当然是这样遮挡住了才凉快,阳光直接刺在脸上,火辣辣的!”陆灵答道。

“那是走起来有风还是站在这里不动有风呢?”殷淑又问。

“兄长这是何意?当然是走起来有风,走的越疾风越大。”

“那你为何不裹上厚厚的棉袍在骄阳下奔跑!这样既能遮住阳光又能有风凉快!”殷淑说完自顾自的哈哈大笑起来。

慕云和那个衙役也笑起来。陆灵知道是殷淑捉弄他,无奈的摇头,殷淑看得出绢纱后面,他也应该是笑了。

这时他们都看到前面有围了一些人,人群里还有争吵声,衙役率先走了过去,三人也跟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