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重新招人浪费不少时间,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工作,这会影响到报纸的发行进度,所以莱昂也就将他们留下了。
“这不像你啊?这么简单就把钱还给他们了?”詹姆斯关上办公室的门,坐在莱昂对面说道。
“做个人吧。”莱昂翻了个白眼,“人家又没做错什么,是报社欠了他们几个月的工资。这钱我好意思不给么?”
其实詹姆斯说的没错。莱昂是有办法拖着或者PUA那几个编辑,让他们一时半会拿不到钱的。
但是莱昂还是有些底线的。虽然不多,但是欺压普通人的事他还是做不出来的,除非紧急情况。
而且拖久了再闹出事来对后续规划好报社路线莱昂来说也有些得不偿失,索性就痛快给了。
现在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把改版后的报纸做出来,并且开一个好头,这比什么都重要。
最让莱昂操心的自然就是《商品推荐清单》。
其实所谓的《商品推荐清单》很简单,就是把各大超市一些热卖的普通消费品做一个性价比排名,然后依次排序推荐给读者。
这个以后在互联网上司空见惯、非常简单就能实现的东西在如今这个时代可是有些困难。
网络时代只要给商家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发布就行。
或者在网站上爬取别人网络上的信息,汇聚到一个平台上推介给用户。
当然后来爬虫很容易违法了,干这种事的就少了。不过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莱昂本来也认为不难的,毕竟只要给各大商超打电话,以报纸免费帮忙推荐商品的名义向他们求取每天的热门商品价格清单就行。
但是得到的回复却是“你是谁?”“你的报社是什么规模?”“你有什么能帮到我们的?”“这些都没有啊,那你给多少钱?”
这就让莱昂很难受了。以这种沟通的困难程度就算莱昂哪天沟通完成,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这些人给的信息可保不准。所以为了信息的准确度,莱昂决定用笨办法,每天一个超市一个超市的去跑。
这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了,就是成本。
洛杉矶城内加上周边,有名的大超市就有三、四十家。
除了市区的超市相对密集之外,乡镇超市星罗棋布的围绕着洛杉矶市,散落的到处都是。
可能周边的一个乡镇只有一个大超市,那么两个大超市之间的距离可能得有上百公里之多。
如果要获取所有这些大超市的情报,那怎么也得雇佣十多个人。
哪怕每人每天20美元,一天就是200美元,一个月就是6000美元。加上汽油费等费用,一个月万把美元都打不住。
如果再加上编辑的工资以及一些费用,莱昂手里的8万美元烧一阵就见底了。
其实莱昂也想过以招聘信息、租房信息等起步,但是深思熟虑后觉得那样起步太慢,而且受众略少。
毕竟只有物价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东西,谁让老百姓方便,老百姓就会把他高高捧起来。
于是莱昂咬咬牙,决定砸锅卖铁干一波。
在嘱咐马尔斯多去搜集一些有趣的民间传闻,以及告别詹姆斯后,莱昂带着加里森来到了离公司最近的大超市凯马特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