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不同,看到的当然也就不同。
当前没有报刊看上的郊区加油站,对于莱昂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因为他找到了和这些加油站共同的利益方向。
在进行了一番摸底后,想好说辞的莱昂率先登门拜访了一位在郊区有5家加油站的老板。
这个加油站的名字为“晴天”,老板名字叫查尔曼。
经过简单的寒暄过后,莱昂拿出了当天刚出炉的《洛杉矶生活报》给查尔曼观看。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如今的报纸已经能够在中午12点之前印刷出来了。
这也就说明只要打开一定的渠道,报纸就可以正式发行了。
查尔曼其实对于销售报纸并不怎么感兴趣。
报纸这东西赚的少,一天估计也卖不了多少,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刚想拒绝就被莱昂接下来一段话吸引了。
莱昂先是给查尔曼贩卖了一波焦虑:“经过洛杉矶大学的调查报告研究显示:由于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也有一些人换成了省油的日系车,使得整个成品油市场在逐渐萎缩。
“如今很多加油站都在内卷。为了吸引车主来自己的加油站加油,都会给与一定的优惠,或者通过赠送汽油及商品诱导车主预存油费。
“但是治标不治本,加油站的收益仍然在逐渐减少。
“洛杉矶大学预计再继续如此下去几年,将会迎来一次加油站的倒闭潮。届时重新洗牌,只有实力雄厚的加油站才能得以幸存。”
查尔曼眼神一缩。
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所担心的问题,也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不过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打拼的小有资产的中年人,他还不是那么信任莱昂:“你所谓的洛杉矶大学的调查报告,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呵呵一笑,莱昂早就料到了他会这么一说,掏出一张学生证递给对方道:“我是洛杉矶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这份报告是我的老师布莱克教授主导进行调研的。
“因为报告是需要提交给州政府的,所以不能给你看,请你见谅。
“另外我们的《洛杉矶生活报》已经被经济学院列为学生必读报纸,并且经济学院已经提前订阅。”
说着莱昂拿出一张印有布莱克教授签名的报纸采购文书复印件递给对面。
接过莱昂递过来的文书,查尔曼倒吸一口气道:“居然是帕金斯·布莱克教授?”
查尔曼看完后眼神变得多了些许恭敬,“既然是布莱克教授那必定是不会骗人的。
“我当年是农场主出身,因为《农场法案》的施行也得了布莱克教授不少恩惠。
“虽然我的农场后来还是被那些大资本收购了,但是我一直对他充满感激之情。
“莱昂先生是吧,既然你知道我们这些加油站老板的困境,那你能如何帮助我解决呢?”
这个《农场法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