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订阅量还不够我发工资的呢。而且现在钱不是还没到手吗?报纸正式发行的前三天才会打过来。”
莱昂虽然这么说还是抽出钞票递给詹姆斯,笑着环着他肩膀,“走,最近你辛苦了,晚上请你吃饭,加里森也一起。”
詹姆斯把闹钟收好道:“好啊,我要把你坑我的钱都吃回来。”
夜晚的路灯照耀下,三人的身影越拉越长。
“就一个下午你就拿到了7000份报纸的订单?”
第二天一早来到报社的马尔斯听到莱昂的战果顿时惊为天人。
“哪有这么容易,我前期还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的。”莱昂笑了笑说道。
将加油站作为渠道是他一开始就想到的了,只不过经过几天的观察及资料的查询才将其完善。
而且为了昨天的那一番说辞他打磨了很久,这才能收获这么多订阅。
从调查加油站的相关经营情况,到了解这些加油站之间的竞争关系,再到打听那些加油站老板的性格。
最后总结下来,莱昂才确定了他要找的那位晴天加油站的老板查尔曼。
因为这位查尔曼性格比较开朗,结交的朋友比较多,最近也被周围的同行挤压的比较惨。
而且这位老板的生活作风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莱昂最后才把目标定到了他。
前世一些新闻经常宣传某些成功的创业者,说他们在前期融资的时候能通过几分钟的游说就说服投资人掏钱。
然后以此来赞扬创业者的牛逼,和投资人的果断。
这其实是小觑了那些投资人。
实际上在他们交谈之前基本上对于投资就已经有结果了,因为投资公司早已把创业者的公司的公司背景调查的清清楚楚。
能见到大老板就说明投资公司的意向了。
就像是招聘的时候有笔试和面试,笔试不过面试都进不了。
换到投资上面来也是一样,如果投资公司调查到创业公司不符合他们的保准,怎么可能让他们见到自己的老板呢?
大老板见创业者实际上就是看看这个人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是不是合格,还有他这个人的性格怎么样。
综合考量一下,大老板见到人不错那就投了。毕竟这个创业公司已经通过了自己公司的考核的,风险已经降低了不少。
而作为创业者其实也是在尽力迎合投资人,将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人设打造成投资人希望的样子。
有的投资人喜欢投新兴赛道,那创业者就给投资人一个高大上的名词,将公司包装成高科技行业。
比如传统行业的创业者搞个网站就说自己是互联网+企业;做零食的在包装上贴个电子标签也可以吹成自己在做物联网,做打磨的公司也可以说自己在做芯片。
如果投资人喜欢投有魄力的创业者,那么创业者就会把自己打造成格局宏大且富有激情的行业领袖。
三句话不离“颠覆行业”、“行业蓝海”、“革命性的创新”等等,让投资人觉得创业者有魄力,是干大事的人。
实际上都是在刻意迎合投资者罢了,让投资者觉得不投资他就会错失难得的机会。
什么叫成功的创业者?那就是能将吹得牛皮实现的人。
但其实大部分是实现不了的,但是这不妨碍大家把自己描绘的高大上。
其实创业者自己心里都没底,但是不妨碍他们的表演。
因为商业谈判的本质就是互相欺骗,看谁的需求更迫切而已。
创业则更像是一场豪赌,大部分创业者最后都血本无归。能拿到投资的都是极少数,将企业发展壮大的那更是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