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莱昂的委托,丽娜写的化妆品清单上一种是物美价廉型,主打性价比,有些效果却也不贵。
另一种就是效果型,主要是一些大品牌的高端产品,贵的离谱。
为了获得真实的体验,莱昂游走在各大超市的化妆品专柜。
便宜的化妆品莱昂就直接买了自己体验,但是那些大品牌的化妆品太贵了。
为了省钱,莱昂选择了出卖自己的脸和脸皮,装作娘炮要买女性化妆品让这些化妆品专柜的服务员在自己脸上抹抹画画。
几天下来莱昂感觉自己的脸都僵了。因为要作对比,所以化妆品一般都在一边脸上抹,弄得他一边脸白一边脸更白。
不过实验的效果也证明了丽娜所言非虚,她选的产品是真的不错。
按照她的话来说就是她们虽然买不起贵的化妆品,但是对于这些化妆品的产地、原料和效果都一清二楚。活像前世的数码粉丝,虽然没有相应的产品但是对所有数码产品的参数都了如指掌。
验证完后莱昂就让马尔斯排好版,准备正式发行报纸时将这些版面加上,一周一版。
几天后,丽娜打电话报喜说自己说服了几个客户预订了一个月2000份报纸。莱昂在电话中好好感谢了一番丽娜,并拒绝了她一起逛街的请求。
如今加里森的团队已经扩大到了12个人。半个多月光养着他们就花费了莱昂接近5000美元,这种支出他实在是有些扛不住了。
既然一切都已就绪,在将报纸的一些小问题解决后,莱昂认为《洛杉矶生活报》也该正式发行了。
马尔斯最近一直在跑相熟的报刊亭。只是鉴于以前的《洛杉矶经济参考报》销售拉胯,报刊亭的老板要求寄卖,也就是报纸放到他们这卖,卖出去再给钱。
报告莱昂后,莱昂认为不能开这个口子。因为寄卖这种模式不仅影响现金流,而且如果传到别的渠道商耳朵里的话,到时他们联合起来逼迫要求莱昂也在他们那寄售,会让莱昂非常被动。
除了邮局这种巨无霸,莱昂不准备为任何渠道妥协,但是报刊亭的渠道又不能不要。
于是莱昂大笔一挥,让马尔斯告诉那些报刊亭老板《洛杉矶生活报》从创刊开始每天送他们10份报纸,一周内有效。
并且莱昂要求马尔斯联系至少一百家,一天最少要送出去1000份报纸。至于加油站那边也一视同仁,每家加油站一周内每天也多送10份报纸。
如果不是怕被同行敌视后举报,莱昂甚至想每天送他们100份报纸,先送1个月,花几万美元把销量炒起来省的花钱去宣传了。
只是这样有些坏规矩,每家100份太多,而且前1个星期可以说是宣传新报纸,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其他报纸的收益。
莱昂可不想引起众怒,倒不是因为他怕同行,而是怕米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制裁他。
米国报纸发行人协会是米国报业最大的行业组织。创建于1887年,代表米国报业主的利益,是米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同业团体之一。
该协会曾主持过对印刷法的研究,曾就新闻纸纸价、报纸印刷费、邮费等问题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也曾向国会要求报业免税,力图维护报业主的利益。
协会最大的成就是推动了《报纸保护法》的出台。
1970年,米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报纸保护法》(Neer Preservation Act),以法律的形式将竞争性日报的合作经营合法化,并明确说明这一做法不违反《反托拉斯法》,即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