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报纸也是这样。我们现在自身的宣传能力是不足的,既没有宣传资源,又没有足够的宣传资金。
“现在这些报纸替我们冲锋陷阵开拓市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这个市场足够的大。”
“那你就不担心这些报纸把我们取代了吗?”马尔斯的面色有些担忧。
“就算是市场再大,头部效应依然十分明显。如果现在放任让某家报纸做大取代了我们,我们岂不是会丧失先发优势?”
莱昂对此倒是不担心,因为他笃定会良币驱逐劣币。
在经济学上有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
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但是放在报纸这个行业却不同。
之所以莱昂有把握良币追逐劣币,是因为在报纸这种新闻传媒领域,一直是以内容为王的。
莱昂只是看了那些模仿他的报纸几眼就看出来了其中的猫腻,那就是他们推荐的商品完全不是以性价比推荐的,存在着欺骗。
《洛杉矶生活报》推荐的商品,一罐牛奶2加仑装比方说卖1美元,那么每加仑的单价就是50美分。
而这些小报推荐的就是同样等级,1.5加仑装卖90美分的牛奶。
看上去90美分比总价是1美元的牛奶便宜,但是这罐牛奶的单价是60美分,超越了莱昂推荐的单价每加仑50美分的牛奶,明显不是最具有性价比的。
这种类似的推荐比比皆是,都在玩文字游戏。
以史上最便宜、惊爆折扣价的名义发了出来,莱昂一看就知道他们就是欺负米国人算数不好,而且大概率是被品牌方充值了。
对这样的报纸他自然是不会担心,反而希望越多越好。
到时候等到这些小报的口碑崩塌,而自己的报纸口碑爆发,自己反而可以吃下其余小报开拓的所有市场。
看着马尔斯仍有些担忧的神色,莱昂笑道:“安心吧,我心里有数。只要把自己做好,我们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
几天后,事情不出莱昂所料。
《洛杉矶生活报》并没有受到那些山寨小报的冲击,反而销量节节升高,最高时已经到了日订25000份。
报纸最高销量的时候往往是每周一次的加刊时间。毕竟加量不加价,服装鞋帽、珠宝首饰还是有不少受众的。
不过订阅虽然一直在增加,却是也有不少退订的。
毕竟很多读者看了一阵报纸后了解到便宜的商品大多在乡镇超市,觉得跑那么远买东西有些麻烦,于是选择了退订。
由于大部分是通过邮局订阅和退订的,莱昂没有这些客户的具体名单。
向邮局要邮局也不给,这让莱昂非常郁闷。
毕竟如果知道了具体名单可以让苏珊那帮朋友们去上门游说代购,说不定会有不错的结果。
“这两天有什么大品牌来寻求广告方面的合作吗?”莱昂问马尔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