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少?”
鹿鸣微微蹙眉,这完全和她设想的不同啊,她预料到学生的数量会少,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少。
“封地上的少年人这么少吗?”鹿鸣疑惑地问道。
陈安泰轻轻摇头,解释道:“王爷,实不相瞒,这些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八岁以下的孩童,他们主要是希望来学院识得几个字。而八岁以上的孩子,实际上不足百人。”
鹿鸣不禁皱起了眉头,她不解地问道:“那些八岁的为什么不愿意来上学?”
鹿鸣不懂,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要放弃?
陈安泰叹了口气,神情略显黯淡:“王爷,您免去束修的初衷确是为百姓谋福祉。然而,除了束修之外,学童们数年间的书本费、笔墨纸砚等开销亦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对于年长的孩子而言,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难以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因此更愿意早些回家帮忙务农......”
随着陈安泰的话语,他的声音逐渐低沉。
他的心情也愈发复杂,他既希望百姓能积极送孩子入学,又理解他们心中的无奈和选择,毕竟他们说的也没错。
这下,鹿鸣了然。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书本太贵,买不起。
靠读书出人头地根本就不可能,寒门难出贵子,他们不相信这么好的事会落在他们头上。
这年头,就连纸张都是奢侈品,现在很多地方都还在用竹简呢,读书都是有钱人才会的。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鹿鸣并不觉的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她只是觉得在怎么样也要学下字,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而且读书并不是一定就要去考科举,更重要的是为了明智和开阔眼界。
鹿鸣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本王已经明白了,这件事情先这样,学校的宣传不要停,副院也要抓紧一下,下个月最好给我教成一批人,本王有用。”
陈安泰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在目前的条件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百姓不愿送孩子上学的问题。
除非能把学习的成本降下来,但是,这可能吗?
“是,王爷,我这就去办。”陈安泰恭敬地回答道。
陈安泰退出了之后,鹿鸣又召见了赵长史。赵长史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身后还跟着几位得力助手。
鹿鸣也没废话,开门见山,直接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全部资料交到了赵长史的手上。
看到赵长史那双因过度操劳而充血的眼睛,鹿鸣突然有了一丝的愧疚。
她是不是将人压榨的太狠了?
只一秒,那点愧疚顿时就没了,愧疚是不能愧疚的,她这么能干的工具人要是歇菜了,那她肯定倒霉。
皇宫内。
“是小十九?”建安帝看着桌上的大闸蟹,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惊奇道:“那地方不是穷的叮当响吗?”
“回禀陛下,正是十九殿下的封地,前段时间她还给您送了书信,说是岭南造了些纸张,给您送来了,只是那纸张十分的粗糙,没有送到御前。
还说岭南引进了江南的良种,收成不错,但是因为洪涝严重,这么长时间也不够赈灾的,想让陛下您支持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