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由摇摇头,说道:“臣已经派人去探听消息了,请陛下稍待。”
武风默然不语,在偏殿里和苏由一起等待着。
这一等,就是整整一晚。
到了天明,辅公石派人来汇报道:“徐显将军叛变,打开城门迎叛军入城,大将军抵挡不住,率军退守皇城。”
“徐显?”
武风“刷”的站起,死死盯着这个狼狈的士卒,恶狠狠道:“朕没听清,你给朕再说一遍。”
直到确认无误后,武风两眼发黑,昏死过去。
被太医救醒后,武风悲哀的看向身旁的苏由,说道:“徐显他怎么......他怎么......”
那几个字,武风怎么也说不下去。
徐显是他一手提拔的,对方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没他武风的赏识是不可能有的;于公于私,徐显都没有理由投敌。
身为武将的柳世都能殉国,徐显这个读书人怎么能叛变?
武风想不明白,在他看来,读书人应该更加刚烈才是;所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就是这个道理,难道徐显不知道?
“辅公石呢?叫他来见朕。”
武风彷佛衰老了几十岁,声音沙哑且无力,像个病入膏肓的老人一般,完全没有昨天的洪亮、高亢。
到了中午,辅公石匆匆赶来,汇报当下形势后,“呼”的跪下向武风请罪。
“陛下,臣识人不明,有负陛下厚望,请陛下责罚!”
武风令太监扶起辅公石,好言安慰一番后,问道:“为今之计,当该如何?”
“死守皇城,等待援兵。”
武风问道:“我们哪来的援兵?”
辅公石答道:“京都告急,四海内必有救援之兵,陛下勿忧!”
这话让武风安心不少,他又问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前后始末,得到辅公石清口回答后,叹息道:“黑白难分,人心难测啊!”
话音刚落,新的军报传来,西、南、北三门告急,贼军发起猛攻。
武风先是一愣,随即怒道:“哪来的贼军?贼军不是在东门吗?”
苏由上前说道:“陛下,先前贼人兵分三路发起进攻;先前东路的贼军之所以不动,想必就是在等其它两路。”
“西边的贼人应该是菹渠牧业,他和东边的贼人联手了。”
四路包围,武风彻底慌了,忙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苏由沉默不语,辅公石也不说话;武风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一黑,再次昏了过去。
一片黑暗中,武风彷佛看到了他的结局,那座摘星台,是他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