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秦帝国三代奋战 > 第三十三章 信任与服从

第三十三章 信任与服从

朝堂内大事基本完毕,秦师恪再次复出,坐镇朝堂,震慑那些怀有二心之人。

而在陇西大营中,陇西都督秦延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并且决定了战略部署。

秦祥一听有仗打,简直是兴奋得不得了,嚷嚷着要做先锋。

秦济看他那样无奈地摇了摇头。

而此时陇西大帐内又多出一人。

而那人正是率军一万前来救援的定阳君秦炑。

秦炑相貌英俊,举止优雅,盔甲着身倒不像是骁勇善战的武将,而是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

不过他的眼神略有些高傲和不屑,毕竟他是秦国宗室大臣,身份地位要比这些草根出身的强多了。

同样的刘正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就那次与秦祥搏斗之后,大部分将士对刘正的看法有些转变了。

毕竟能和秦祥搏斗的,还把他打出伤的人,必定不是常人。

不过也就只是略有些转变,像是陇西将军秦济,他还是没把刘正放在眼中。

身为一军之将,就要对手下的士兵性命负责。

不仅要个人勇武深得众士兵的人心,还要高级的统帅指挥能力。

因为打仗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而是千千万万的人!

秦延见众人到齐,便开始了这次的军事会议。

在他左下首位是陇西长史蔡融,是蔡氏家族人员。

与丞相蔡栎是兄弟关系,蔡融年不过半百,却满头白发,这是他辛苦操劳而成。

蔡融才能出众,哥哥蔡栎当上丞相后,就举荐他为陇西长史。

陇西虽为边陲之地,但战略意义和秦国中央没两样。

所以即使担任陇西长史蔡融他也没有怨言。

刚开始陇西宗室对他颇有微词。

但蔡融用他那出众的能力让这些人闭嘴了。

十余年的政务处理,让多战事的陇西内部依旧稳如泰山!

功必赏,过必罚,粮饷都准确无误地发到将士们的手中。

任何百姓的上报的案件都能公正无私的处理。

虽然得罪了一些世族地主,但也得到了民众和一些秦国宗室的认可和信任。

所以在背后,不管那些人怎么说你,诽谤你,你一定就当他是在放屁,你越是反驳他,他就越是兴奋。

真正有力的武器就是用行动来证明,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到时候看他为之奈何?

“蔡长史,说明一下我军的战备。”

秦延率先开口道。

蔡融听后点了点头,于是站起来,拿起桌上的卷轴。

将其摊开掷地有声道。

“陇西军共计五万人整,再加上渭水大营一万援军,我军共计六万人整!”

“其中长枪士兵三万人,弓箭手一万人,刀盾士兵一万人,长戟士兵五千人,骑兵五千人!”

“其中五千骑兵只有八百重骑,弓骑兵有一千人,其余都是近战轻骑!”

……

就在蔡融说完后,大帐内寂静一片。

他们明白这些东西武器是怎么来的,秦国穷,所以武器装备没法平均分散各军。

这些东西都是秦国各方面军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包括之前的墨阳战役也是。

“粮草方面,能供应充足否。”

秦延再次问道,毕竟三军出征,粮草先行。

粮草可是三军的命脉。

“粮草方面如果是全军备战的情况下,能供应半年有余。”

“不过……”

蔡融刚想说下去,被秦延打断了。

“你是想说,草原作战,不需要太在意后方粮草对吗?”

秦延解释道。

蔡融听后点了点头,在陇西待上十多年的他,自然也是学会了一些草原战术。

在草原可是骑兵的天下,机动性很高的骑兵可不是步军能追的上的,步军在草原作战有些吃亏,只能用防守策略。

所以粮食方面都是骑兵随身携带,或者是抢夺对方物资,做到以战养战。

秦延又问众将是不是也是这种想法。

众将自然也是认同蔡融的说法。

毕竟这是草原战法的常识,都督怎么会犯这种找错呢?

刘正刚开始准备下意识点头,不过又似乎想到了什么?

定阳君秦炑不精通军事,自然是跟着这些大老粗点头。

秦延见众人看法一致,微微一笑,然后解释道。

“本督之所以会重视粮草问题,那是因为我们接下来要施行城池防守战战略。”

一听要施行城池防守战战略,那些宗室将领和宗室文官眼放精光。

他们先前以为秦延都督是要在野外和草原部族大战的,现在秦延来这一手,自然是认为秦延认同了他们的的看法。

那些外姓将领听秦延要施行城池防守战,欲要劝说。

但都被秦延挥手阻止了。

“这是命令!眼下确实是不利于野战。”

“探马前日来报,草原大约有三成都是骑兵!”

“这样的比例意味着什么?你们都知道吧。”

秦延扫视在座诸将。

众将听后都低下了头。

深谙草原战法的他们,自然知道这样的比例意味着什么。

在野战,草原部族是全面碾压秦军的。

人数上是劣势,论战斗力,草原人也不输于秦人,更何况骑兵也比秦军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狂魔战神杨再兴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