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战斗已经结束,但是扫荡的任务还在继续。按照事前约定,难民武装们开始挑灯夜战,打扫战场。除了战马、火绳枪这些核心装备。一切缴获归自己。
打扫战场,是大部分士兵最乐意的工作。尸首基本上除了兜裆布都是扒个精光,大头皮鞋、皮带、水壶、大衣都是抢手货。
穿越者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政治目标,深知靠洗脑是买不来忠诚,只能靠收买。这就像某些安全防范疏忽的野生动物园的猴子,它们明明三纵两可以跑出园区,但为什么老老实实呆在园区内呢。困住猴子的不是高墙,是香蕉。这就是可悲的动物性啊,很多人类历史上闪闪发光的牛人就是这么被控制的。
三十年战争里,德意志大饥荒造成整个德国境内穷人普遍赤贫,有的难民可以说除了那副身体,可能连身上的衣服都是借的。打扫完战场,至少有条内裤是自己的了。大家可不要小瞧一条内裤,在手工业时代,一件衣服也需要一名妇女在织布机前忙活整个寒冬。若是做上全家人的衣服,还要搭上一亩地去种棉花。所以在三十年代,一个女孩能有几件棉被做陪嫁,那已经是一个中产之家为数不多的体面了。
穿越者想要安全,就得扩大地盘,创造更为广阔的安全地带。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绝对”控制的仆从军体系。打仗要花钱的,养军事占领人员的成本非常高。如何让这群仆从军保持忠诚,那就需要他们明白,每一次的战斗都有利可图,就总会有人忠诚于这个体系。
战斗才进行完一个小时,相对于无烟药和大量航空炸弹、高爆炮弹普及后战场上“一地尸体静悄悄“”的场面,半冷兵器半火药时代的战争更像是一场人间炼狱。中国轻武器史学家刘学昌先生曾经这样讲述黑火药时代的战场和现代战场的区别:“林肯头部中的是低速弹头(约250m/秒),所以能在9小时后才死去;肯尼迪中的是中速(约760m/秒)6.5mm口径弹头……虽用最高明的医术抢救了半小时,但仍以失败告终。如果使用现代高速弹头射中头部,可能引起脑浆爆裂,立即死亡。”人是脆弱的,可又是坚韧的,将死不死的人太多了,到处是重伤员的呻吟、蠕动,到处是大牲口的嘶鸣,如果不予以人道手段,哀鸣将持续到天亮。
这就是所谓的战争的光荣,如果不是抵抗入侵,真的毫无光荣可言.最可怕的是在战场如此残酷和苟且的同时,他们的故乡此时正在大吹特吹,把他们比作凯撒一般的英雄,只为骗老实憨厚的下一代重蹈覆辙。毕竟,义务兵比雇佣兵便宜多了。
实战的战场,只有打扫战场的人才能看到战争的现场全部。同学,如果你不能想象是什么场景,你总该知道,一头猪被按在案板上被放血是什么动静。那几百头猪同时在你身边放血,你能想象是什么分贝了吗?
还好,刚才装甲汽车疾驰而过碾死了更多蠕动缓慢不能躲闪的的人,减少了不少伤兵无畏的痛苦,但在观感上使这场景变得更加可怕,卡车轮之下,血肉磨坊更加名副其实。以至于负责掩埋尸体的法国伤兵,即使被赎买之后,很少有人有敢于再次踏上战场了。
道路两边,躺满了更多治疗意义不大的伤兵。大爆炸造成的破坏,类似于海湾战争的死亡公路场景。但是威力对于专业军事武器还是有差距。内脏震裂伤,脑膜破裂,大出血,脊柱损伤,撞击性骨折,耳膜破裂,人躺在地上疯狂的嚎叫或许是叫喊声,或许是咒骂声,或许是痛苦和绝望的呻吟。感谢上帝,中国人大部分并不太懂法语,武装难民也多以德语人为主,这些语言障碍或许能给他们的灵魂带来些许的平静。
人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除非爆头、爆心、打大动脉,一般情况下,一时半会死不了。比如,四肢几乎完全炸断的时候,如果断的位置不在关节上,收缩的肌肉能堵住动脉,脂肪再一掺,快速形成血栓,短时间能保命。
这就看出来战地急救和后勤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