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知府陈文龙,面对知府王刚的投降,大骂“汝等枉读圣贤书,有负国恩!”怒斩元使,使得元军阿刺罕命水陆大军包围兴化,陈文龙率军抵抗,日夜守城,坚决不降。因多日防守,城中资源短缺,元军切断了宋军外援,这时,陈文龙派出的侦察将领林华投降,带领元军到兴化城外,拦住上游水,让护城河干涸,又趁机推动摔石机向兴化城发出猛烈的攻击,元兵登云梯上了城墙,与宋军展开了肉博战!
十二月,兴化通判曹澄孙开门迎降,元军突入,统领白牒,陈文龙猝不及防,和家人都被俘虏。元人把陈文龙关入大牢,严刑拷打,逼他投降,他不肯屈服,元兵轮番折磨他,打的他皮开肉绽,陈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道:“这里面都是节义文章,尔等能逼迫成功?”陈文龙绝食,被押往杭州,等到杭州时就被活活饿死。陈文龙的母亲被关在福州的尼姑庵寺中,病情严重,没有医药,对左右待者说:“能和我儿同死,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于是含恨而死!
兴化之战后,福建制置使印德傅等一百四十八人投降,俘虏宋军三千人,水军七千人,以及海船上百艘。元军攻入漳州,福建同提刑,知漳州黄拴,扬丙投降元军。
南宋小朝庭也有文武双全,比如陈文龙,文天祥,陆秀夫等!
宋端宗的小朝庭只得离开泉州,辗转入潮州,又转移到惠州!
有士兵叹曰:“望帝有神如可问,谓曰何日是归期!”
1278年4月,元军从水路到处围堵南宋小朝廷,宰相陈宜中请求去占城(泰国)联系小朝廷避难的事。结果趁机带了心腹逃走,再也没回来。十一岁的小皇帝端宗,此时悲愤交加,痛恨奸臣买国,又因去年冬天落水留下隐疾,如今气若游丝,滴水末进。杨太后,和程文龙,陆秀夫等静守旁边。此时碙州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这位年幼皇帝的离去而哀悼。
端宗的寝宫弥漫着凝重的气氛,宫女和侍卫们默默地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哀伤。他的脸色苍白,毫无生气,紧闭的双眼似乎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床榻边,太医们低垂着头,神情黯然,他们已经尽力了,但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小皇帝的生命。
整个碙州陷入了一片沉寂,人们纷纷涌上街头,为端宗举行哀悼仪式。他们身着素服,手持香烛,面容悲痛。街头巷尾弥漫着悲伤的氛围,人们默默祈祷着,希望皇帝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息。
这是南宋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端宗的离去让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但他的短暂统治也将被铭记,他曾努力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尊严。在这悲伤的时刻,南宋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人们坚信,他们将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而努力。端宗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因为去年十二月落水,又冷又惊,得了风寒,久病未愈,又不适应南方海岛气候,多次用药,却没效果。如今又被奸臣挟持,背叛,悲愤交加,在广东碙州忧病而死!终年十一岁,两个幼童,成为南宋最后的希望和旗帜!
正当群龙无首,遣臣刚要散伙时,陆秀夫站出来,鼓励大家立端宗之弟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辗转于广东海上,开始了逃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