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强颜欢笑,生活好难,心好累鸭。
“啪!”
他直接把手机一关,丢在了桌上,专心把已经凉透的煎蛋和牛奶干完。
几分钟后,早餐吃完。
看了看时间,还有点余量。
他拿出笔记本电脑,连上网开始刷起了柏林电影节的新闻——主要是看媒体怎么吹捧他的。
报道有好有坏。
坏的直接略过不看,免得影响一整天的好心情。
他专挑好的、正面的看。
南德日报:【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多个大奖于昨日揭晓,来自华夏的导演获得金熊,尼娜·霍斯凭借《耶拉》柏林封“后”】
世界报:【今年的金熊奖颁给了电影《尘世之间》,这部电影引人深省,家是我们每个人获得安宁和幸福的地方,但有些人却生来没有家】
卫报:【“天堂”伦敦,让世界人民向往!】
朝日新闻:【昨日,柏林金熊奖颁给了华夏电影人,24岁的华夏青年导演霍辙征服了柏林,这是亚洲电影的再一次胜利!】
洛杉矶时报:【《饥饿游戏》作者原来是一名导演!这是本次柏林电影节上最大的发现,小说的粉丝们可以期待电影的改编了】
每日邮报:【金熊配天才!据悉,本届金熊奖得主年仅24岁,且精通万国语言,在昨日的记者发布会上,他上演了一出惊天的万国语言诗歌朗诵,震惊全场!】
……
国外的报道,吹得比较克制,而且关注点基本都集中在他个人身上,对电影的报道少之又少。
就算是报道了,也基本上都说的是电影乏善可陈,能拿金熊全赢在一手题材上面。
“哼哼。”虽然人家说的是大实话,但霍辙还是不满地哼了两句,“等下次我从系统里抽出几部影史经典电影,拍出来再拿座金棕榈、金狮,看你们怎么说。”
“让我看看国内的。”他打开国内网站。
国内就让他看得很舒服了。
虽然报道电影的也很少,但对他个人的吹捧却不像国外那么克制。
“天才出世!”
“华夏天才震惊柏林!”
“霍辙,一个天才孤儿的崛起!”
“华人的骄傲,亚洲的骄傲!”
……
媒体们火力全开,一篇篇标题震人、吹捧极凶的报道,看得霍辙心花怒放。
“哈哈哈!”
他后来直接没绷住,笑出了声。
当然笑归笑,对于媒体的德行,他其实心里跟明镜一样,赢了吹输了喷。
别看现在很多都在吹,但如果哪天他搞了部烂片出来或者爆出了什么负面新闻,现在吹捧他的有一个算一个绝对立马调转枪口狂喷他。
但这并不妨碍他现在笑得开心,赢的时候我都不笑,那我什么时候笑?
鲜花、掌声、吹捧……
上一世我劳碌了一辈子,这一世我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至于捧杀什么的,我一个开挂的,我还担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