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已是初六,国内还在春节假期期间。
霍辙在家休息一天,把时差倒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他提着水果和金熊奖杯来到老师家。
开门的是师母,看到来人是霍辙,脸上满是笑容:“快进来。”
进门后,把水果和奖杯放好,师母关心道:“吃东西了吗,我给你煮点东西吃。”
霍辙赶忙摆手:“师母,不要忙,我吃了来的。”
“那我给你洗个水果吃。”师母说着,拿起个水果就往厨房走去。
“师母,我……”霍辙还想再说,但是师母已经进厨房了。
霍辙无奈又心暖,在家里看了一圈,发现家里只有师母一个人:“师母,老师和师姐呢?”
师母拿着洗好的水果出来:“你老师出门了,你师姐陪领导在国外访问过年都没回来。”
从师母手里接过水果,霍辙义正辞严地声讨:“过年不回家,等师姐回来,我一定狠狠批评她。”
“确实该批评,快三十的人了,连个男朋友都没有,阿辙,你认识人广,有合适的多帮你师姐留意一下。”
“师母放心,一定给师姐找个身家清白的高富帅。”
……
坐在沙发上,陪着师母聊了一会儿,老师回来了。
“你们师生俩聊。”师母说完,把空间给了两人。
“去书房。”老师说着,往书房走去。
霍辙拿上金熊奖杯,跟着向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
“学生不辱使命,总算是没丢老师的面子。”霍辙笑嘻嘻地把金熊奖杯递给老师。
老师接过奖杯,轻轻地抚摸着:“年轻时我也梦想着能拿到这样的一座奖杯,可惜始终差了点运气。阿辙,你这算是替我圆梦了啊。”
“老师要是喜欢,这奖杯就放家里,没有老师,这奖杯我肯定拿不到的。”
“都是你自己争气,如果片子拍得不好,我做什么都没用。去年你跟我说不想读研,想直接毕业拍片。现在有这座金熊奖在身,你之后的导演路就能好走很多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相比继续读书深造,学生还是更喜欢拿导筒的感觉。”
“你是个拍电影的好胚(pēi)子。”老师点了点头,把奖杯递还给霍辙,“片子的版权都卖出去了吧?”
“除了国内的,都卖出去了。”霍辙接过奖杯左手握着,然后举起右手像个小孩一样卖弄着向老师比了个手势,“卖了这么多。”
“嗯,还行,算是个高价了,没吃亏。”老师说道。
“那是,外国佬的钱,那我不得多薅点。”霍辙很骄傲。
“你啊……”老师哭笑不得,“国内的话,我已经和中影那边沟通过了,你到时候直接去找韩董,早点把片子安排上映。”
“谢谢老师。”霍辙心里一喜,没想到老师都帮他安排好了。
国外上不上院线无所谓,但国内他是肯定要上的。
倒也不是为了什么票房,毕竟电影本身的属性就在那儿,就算有“金熊”这么一个名头在,肯定也拿不到多高的票房。
主要是维持逼格,金熊大导的电影不上院线上哪?
总不能直接上视频网站吧,那跟网大有啥区别——当然,目前网络视频平台还没兴起,“网络大电影”这一概念,内地也要到2014年才会诞生。
这年头在内地,电影除了上院线卖票房,还真没有太多其它的收益渠道——国内盗版行业太“繁荣”了,正版碟片和录像带卖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