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海点了点头就目不斜视的走了过去,他知道宋玉兰的心思,可是他没打算回应。
宋玉兰看着刘静海走过去的背影,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宋良端着盆出来倒水,看到自己女儿落寞的背影,又瞅了瞅刘静海他们离开的方向,叹了口气转身回了仓库。
哎!女儿长大啦,有些事也应该让她自己去面对了。
下午刘静海窝在值班室看书,这本红色经典,掀开了当时的悲壮和可歌可泣的一幕。
就是许多字不认识。
“王明这个字怎么读?”
王明看了看直摇头:“组长,你就别为难我了,我才读完高小。”
奶奶个腿,怎么老是蹦出几个繁体字,欺负我没文化是吧!
磕磕巴巴地看了一段,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收了起来。
今天是礼拜六,上午上班,下午厂里大扫除,厂不知道那位女同志,小嘴叭叭的一直在说。
这个时候是厂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吹牛皮,算是半放假的状态。
保卫科也要打扫卫生,不过和他没有关系,你见过哪个当领导的打扫卫生。
书看不了,别人都在打扫卫生,他不帮忙还老挡道,也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东西一收,干脆下班。
考勤这种东西,对他来说就是摆设,星期一必须到,其他时间只要出事能到场就可以。
出了工厂他也没有回家,骑着车瞎溜达,溜达到什刹海,这里的广播还播放着《北京的金山上》。
这首歌创作于1961年。
展现了这个时代,对伟人的无比敬仰。
哪怕是在后世,伟人依然是太阳从未改变。
接着就是一首首经典老歌。
一条大河,南泥湾,我为祖国献石油,让我们荡起双桨。
只把路上的人们听得热血沸腾。
这年头娱乐太缺乏了。
了不起看场电影,就是最大的娱乐。
一群人在进行着什刹海的清淤工作,有学生模样的小青年,有穿着工装的工人,还有穿着军装的驻京军人。
什刹海彩旗招展,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得他都想过去一起干,想想还是算了,回去还得自己洗衣服。
溜达完什刹海,又溜达了后海,这时的后海可不是后世的后海,后海这会还到处都是茶摊。
刘静海找了一个摊位坐下来,白开水一分钱随便喝。
有茶味的两分钱,也是随便喝。
高级点的也有,那叫茶馆,四九城的许多老人都喜欢早上去,要一碟核桃大小的盐水烧饼,一坐就是一天。
这茶馆可不光卖盐水烧饼,中午和晚上还卖饭,大饼,面条,米饭等等都有。
厨房在前面,吃饭的大多是工人,中堂高级一点,八仙桌两人凳,坐中堂的大多是比较有钱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