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轻重机枪向天空扫射,尽管火力很猛但是对于从头顶呼啸而过的飞机丝毫没有任何作用!
消灭完防空力量后,F102战斗机又转回头继续对兵营,仓库,还有逃跑躲避空袭的士兵加大打击力度,飞机不停地来来回回的在同盟军头顶丢下炸弹。
5架F102除了3架携带的是普通火箭弹,另2架带的是高爆燃烧火箭弹。由于没有防空力量,飞机来回自如的对地下的敌人发动攻击,简单得就像是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
一架F102对着向它攻击的敌人发射了所有的高爆燃烧火箭弹,火箭弹落地后爆炸,迅速燃烧起火,爆炸的中心冒起一团浓重的白烟,然后又向四处飞溅火花。
被炸死炸伤的同盟军士兵在火焰下痛苦的嚎叫。被炸死的算是解脱了,没死的痛苦地发出大声的惨叫。他们再也没有刚才举枪射击的时候那么镇静自若了,纷纷丢下手中的枪械不停地拍打着身上的火焰,有的还在地上拼命翻滚试图扑灭那些燃起的火焰。这些错误的灭火方式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要知道能在上甘岭对志愿军造成巨大损失的燃烧弹那是那么容易扑灭的”!
正确的方式是趴在地上不要乱跑乱动,往身上撒沙子或者泥土,然后拿刀子或者匕首割开被火焰接触过的皮肤,这一过程相当痛苦,可是没有办法想活下来就得这样做,你不割开那些皮肤遇见空气又会燃烧,就算不燃烧那些接触过的物质是有毒的,进入血液也会致命,在缺医少药的地方可以说是死定了。
飞机打光火箭弹后又继续用机炮对着目标扫射,直到打光所有的炮弹。弹药已消耗完攻击结束,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看你们的了。战斗机飞行员对地下的友军汇报!“
收到,,,臭虫感谢猎鹰的帮助”!
上校理查德克里纳接到汇报后兴奋地对手下士兵大喊;孩子们该我们上场了,这次的游戏很简单,看到猎物直接用枪,开枪,再开枪,就这么简单!
7架UH1直升机发出巨大的响声向着同盟军营地飞去,到达营地后3架直升机在上空警戒,机舱里的机枪手不停地向下扫射看到的敌人和目标,另外4架往外都出绳索,一个个绿帽子突击队员在机舱里向外滑落。
到达地面后,,,机枪手趴在地上掩护射击,步枪手解开手雷或者烟幕弹掩护已方,另外一名对已方最重要最要认真对待的是操作重武器火箭筒的士兵。这名士兵操作的是M72LAW火箭筒。
M72LAW火箭筒是美国赫西东方公司研制的一种美军制式单兵武器,也可用于对炮位、碉堡,建筑或轻型车辆等次要目标进行破坏,采用了预封装的可以发射的火箭和使用后即弃的发射器的全新制作理念,杀伤力大。。。。。。。M72LAW火箭筒
曾作为美军制式单兵火箭筒的M72LAW(LightAnti-armoron,轻型反装甲武器)原本是由美国赫西东方公司(HesseEasternpany)在1958年开始研制的,是一种单兵便携式、重量轻、一次性的反装甲武器,也可用于对炮位、碉堡,建筑或轻型车辆等次要目标进行破坏。M72于1962年定型并投入生产,在1964年开始大量装备美军部队。
生产商改为塔利防御系统公司(TalleyDefeemInc.,)。M72在在YN战场上首次使用。由于早期的型号不太准确,经过改进瞄准具和火箭发动机后。M72在1971年停产,并被其改进型M72A1和M72A2所取代。
M72LAW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概念:预封装的可以发射的火箭和使用后即弃的发射器。由于携带和使用方便,因此受到广泛欢迎,出口到其他国家并在挪威被特许生产,后来不只是被多个北约组织成员国所广泛采用,还被多个国家仿制和生产,例如英国和加拿大的66mmHEATL1A1,前苏联仿制和生产(RPG-18和RPG-26),芬兰的66KES75(M72A2)和66KES88(M72A5),土耳其的HAR-66等等。M72LAW系统由一个发射器及其包装的一枚火箭组成。它是便携式的,可从任一侧肩扛发射,并且只配有一发弹药。该系统不需要使用者频繁的维护,只要偶然进行一下视觉上的检查和一些简单维护就行。
发射器由两根管子组成,一个套在另一个里面,平时可作为火箭弹的水密包装容器。外管等于是包装筒,由玻璃纤维浸环氧树酯绕制而成,筒径68mm。并在发射时防止火箭发动机的后喷焰灼伤射手。发射机构组件、前瞄准具和后瞄准具都安装在外筒的上表面,并收容在一个长形金属盒子的击发机构外罩。
内管才是火箭弹发射筒,为高强度铝合金制品,筒径66mm,发射时,必须事先把内筒抽出来,内筒锁定位置后击发机构才会自动连接到火箭弹上。早期型的内筒两侧有纵槽,可在导向销限制下相对于外筒纵向滑动。后来的改进型发射筒内筒两侧取消了纵槽,径向定位靠击发装置上的导槽和内筒上定位凸销控制,内筒仍可向后直线地拉出,并到最后位置时锁住。
平时存放和携行时为防止异物进入发射筒,发射筒有前后盖保护口部和尾部。前盖与薄钢带、弹簧组成合件,另一端扣在后盖上,当后盖打开时,此合件脱落。
早期的外筒顶部的击发机构外罩长度很短,只在外筒后部,约占全长1/3。前、后瞄准具是各自张开的。当时的发火机构由针剌火帽、导火索和点火具组成。当击针以足够大的冲击力撞击火帽时,火帽发火并点燃导火索,再由导火索点燃黑火药,黑火药火焰冲破点火具薄膜点燃推进剂,使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作为一件轻巧紧凑的一次性用品,不占编制,
因此M72系列可以大量配发到作战单位中,士兵在使用完后直接扔掉发射筒,不用再背在身上。不过事实上发射完后的发射器还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军械人员重新装填新的火箭弹的。平时训练时,还有一种弹道相近的次口径训练弹,打上目标后训练弹会破碎成蓝色的粉尘。空袭后虽然绝大多数敌人已经被消灭,但他们并不敢掉以轻心。
粗心大意,就有机会被残留的的敌人,有可能会在最后一刻给他们致命一击。
直升机挥舞着螺旋桨切割着周围的空气发出呼呼呼呼的声音.卷起的气浪让周围的人睁不开眼睛,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用手遮挡住,面部,以防止树叶和沙粒飞入眼睛。
停靠在空中的直升机在放下步兵以后转动巨大的身躯离开了战场,他们的身躯太大,停留时间太久的话有可能会被击落。
尽管同盟军在空袭中,损失惨重,但他们的抵抗并没有停止,在弹药库的废墟边上,两挺法国制造的重机枪一左一右向敌人喷射着火舌。
绿帽子队员的m60机枪并不能压制住对方,反而被打的头都抬不起来,美军的进攻速度顿时被压制了下来。直升机对这个活力点,连续发射了几十枚火箭弹,都没能打掉对方。
同盟军的弹药库建在半山坡上,这个角度非常陡,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并没有完全摧毁弹药库,只是炸塌了,大部份洞口和内壁,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还可以容纳一个人进出。
看守弹药库的士兵就利用那一小部分进出口,用沙袋和废墟上的石头沙子建立起了一个小型机枪阵地。这个弹药库是整个同盟军营地的最高点,这个半山坡又是在营地的中间位置,平时植被比较茂密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发现,但在绿帽子特种部队面前这些小花哨根本藏不住,
在特种部队精确的指引下弹药库受到了攻击,但坚强的同盟军士兵并没有灰心,而是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了这个机枪阵地。这个阵地虽然小但是火力很猛,身后又是弹药库,所以弹药消耗方面不用发愁。同盟军士兵试图阻拦住美军的进攻,为友军的撤退和反攻创造条件,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很残酷。
美军发现进攻受阻联系上上校理查德,调来一架直升机对机枪阵地发动攻击,吸引机枪阵地的火力以掩护绿帽子队员的偷袭。直升机不停地向机枪阵地发射火箭弹,打完后转过身用飞机上的机枪继续射击,在用机枪射击的同时用携带的手动式榴弹发射器,发射了17发烟幕弹。
这些烟幕弹掉落在机枪阵地周围,形成了一大片浓浓的烟幕,这些烟幕的出现为绿帽子突击部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6名绿帽子队员利用烟幕迅速的靠近;了机枪阵地。其中4名是火箭筒手,两名是步枪手。两名步枪手在自己前进的同时从身上不断地取下烟幕弹,咬下保险后丢到周围,让这些新出现的烟幕遮掩住敌人的视线,(因为榴弹发射器发射的烟幕弹终有消耗完的时候,不这么做的话等烟幕散去就是自己的死期)以起到保护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同盟军士兵在躲避射过来的火箭弹后,等爆炸声减小时抬起头继续射击,他们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视线里已经出现了很多烟幕,怎么调整机枪都不能很好的发现敌人。
于是他们就暂时停止射击企图等这些烟幕散去或者小一点的时候再对敌人发动攻击。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却不晓得死神已经向他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