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员工激动地大叫。
有员工默不作声,但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不管是谁,积极性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崔铭跑回来后,洪亮给崔铭泼了一盆凉水:“其实你和熊伟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他随时都有可能超过你。”
“那咋办?”一直默不作声的李辉出声道。
“改革啊。改良生产工艺,改变生产工序,把不好的改成好的,那样你的生产效率会大大提升。”洪亮以后世的眼光观察生产线,哪哪都是问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许多。
“那好,那咋们一起努力把该改的地方改好。”李辉大受鼓舞,举双手赞成。
接下来,洪亮整个晚上都铺在生产线上,将自己改进的计划告诉员工,并对员工进行训练。
员工们都干得热火朝天。
晚上十二点,瞿溪统计产量,今天晚上的产量是计划产量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一瞬之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产量,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翌日,清晨。
头一天的生产产量写在了黑板上,李辉班次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产量高居榜首。
熊伟班次屈居第二,只有百分之一百零五。
何洪班次依旧在一百以下徘徊。
中班接班时,洪亮从瞿溪口中得知了熊伟白班班次的产量,百分之一百二十二。
洪亮惊讶之余,内心欣慰不已。
销量充足的情况下,产能越高赚的越多。
如果每个班次每天都能超产百分之二十,那么一天就能超产百分之六十,一个月累积下来,等于生产了四十八天的计划产量。
原本一个月赚十五万,现在一个月可以赚二十四万,多赚了九万。
良性的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他们做了什么?”洪亮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们对工序进行了改革。”
“哈哈。”洪亮笑了起来。
熊伟这家伙挺牛逼的,他昨天的改革,第二天就被熊伟学过去了,这说明李辉班次有熊伟的眼线。
熊伟果然是个人才,这三十六计中的知己知彼被熊伟玩得炉火纯青。
洪亮继续对生产线进行优化,一个中班下来生产产量提升到了一百二十五。
这已经是员工们的极限了。
晚班班次。
何洪与何家村老爷子看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生产产量,彻底绝望了。
都拿同样的工资,为什么他们班次的产量永远达不到百分之一百,而熊伟以及李辉班次次次都能超产。
“老爷子。”熊伟带着两个黑眼圈,缓步走了过来。
“你不是上白班吗,大晚上跑过来干嘛?”何家村老爷子疑惑。
熊伟习惯性地把手伸进口袋,想掏出香烟,递给两人,下一秒才意识到这是生产车间,又把手缩了回去。
“去外面聊聊。”
何洪面无表情,他对竞争对手怎么可能有好脸色呢。
何家村老爷子心里满是疑问,为什么一个刚来的新人却能一直把他踩在脚下。
红岭汽水厂大榕树下,何家村老爷子接过熊伟递过来的香烟猛吸了一口:“你能告诉我我们之间的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