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未来之恋:爱上机器人 > 第70章 儒家和道家

第70章 儒家和道家

孔子一生三次问道老子,第三次得道!儒家和道家究竟谁高谁低?

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两人还是某种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孔子曾三次“问道(求教)”老子。但孔子是老子徒弟,就证明孔子比老子差吗?

答案未必如此,毕竟,史书早说了“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孔子与老子孰高孰低,不能依据师徒关系简单下定论。

孔子与老子,究竟谁高谁低的答案,可结合孔子三次求教于老子的具体内容,得出答案。

老子比孔子大了20岁,但孔子死后9年,老子才离世。老子活了101岁,而孔子则只活了72岁。

若以年龄论,老子算得上孔子的长辈。而老子“得道”也先于孔子,这也是孔子三次问道老子的前提基础。

孔子第一次请教老子时是17岁,当时,老子37岁。

17岁的孔子很迷茫,这主要是因为他所生活的年代,周朝的礼乐制度基本已经废驰。在痛心之余,孔子迫切想找一位类似于“白胡子老爷爷”样式的人,让他给自己必要的指点。

恰在这年,老子因受迫害,被免去守藏史(管理典籍)之职,开始游历各国。

老子

老子来到鲁国时,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精通周礼,于是请他前去帮忙处理丧葬事宜。

出殡那天,孔子也去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老子,他对老子的印象非常好,一路都在寻思着与老子对话。

当日,出殡队伍遇到了日食。日食时,老子让送葬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且还令他们停止哭泣。直到日食结束后,老子才让队伍继续前进。

孔子由此断定“老子也是一个喜爱礼的人”,料想老子之所以让大家在日食时停止行进,是因为日食时天很黑,如同夜晚,这时候继续出殡,如同“星夜出奔”,与礼不和,也并不吉利。

孔子的猜测是准确的,老子的确好礼。但让孔子意外的是,老子好礼,却并不认同孔子“兴周礼”的主张。

于是,两人第一次对话时,就有了点“辩论”的意味。

孔子告诉老子,自己认为如今天下动乱、百姓民不聊生的原因,是周礼不兴、礼崩乐坏。孔子说:

“我喜爱周礼,并且要尽其全力恢复周礼。我认为,唯有周礼,方可休止动乱,以使天下重新太平。(译文)”

老子听了后却摇头表示反对,停顿了数秒后,他说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说:

“大河之水能够倒流吗?大河之水是不能够倒流的,它只能遵循造化所定的流向。(译文)”

老子的这番话,等于是告诉孔子:周朝的确因为周礼而太平昌盛,可周礼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恢复周礼,并不能让战乱停歇。

紧接着,老子向孔子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他说:

“动乱的根源在于人心,是人心的私欲让君王争天下、诸侯争疆土、大夫争权力、百姓争衣食,私欲是万恶之源,只有知足寡欲,才会无争。无争,天下才会无乱无恶。所以,动乱的根本,不在于恢复周礼,而在于让人们没有欲望。(译文)”

老子还接着说,天地初开时,小国寡民邻人相邻而居,却能做到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他认为:天下清净无事,才是美好的社会。

孔子反驳了老子,他认为:无为不是最好的社会,他举例说“若文王、武王不争,那还会是殷纣王的天下,世界还会在动乱之中。一个国家如果不争,那么他国就会得寸进尺,直至把这个国家吞并。有识之士如果不争,国家就不能强大”。他还道:

“只有各自的奋争合乎于礼,天下才不会产生动乱,当今天下的动乱之源,并不是有所争,而在于争的人人心变恶,缺少礼乐的教诲。(译文)”

见老子脸上没有表情,孔子继续补充道:

“人不可能没有私欲,寡欲也难以做到,唯一能做的就是克制私欲,使言行合乎于礼。周礼,最适合当今天下。我并不认为小国寡民才美好,我向往的社会是既太平又昌盛,而非清静无为。(译文)”

孔子

老子听了沉默不语,两人的谈话也就此结束。

这便是孔子第一次问道老子,可以说,从他们第一次对话时,两人的基本理念就已经被确定了:孔子主张有为,老子主张无为。

一个人的理念,决定了太多。理念不同,注定孔子和老子将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俩,一个是山鸟,一个是鱼,并不同路。

然而,并不同路的孔子和老子,却也不可避免地有了第二、第三次交集。

孔子与老子第二次见面是在孔子34岁这年,这年,老子已经54岁了。

此时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年岁,已经直逼自己当年第一次见老子的年纪了。17年过去,孔子已经成为了博学之人,因已到中年,他尝到了人世间的各种酸甜苦辣。

经历最能让人成长,此时的孔子已经没了当年的锐气,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稳重。

这次见老子,他同样带着疑惑,他想和他探讨“仁义”,他并不知道:这一次问道,他将被老子狠狠地教训一顿。

“仁义”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他的《论语》中,就有大量关于仁义的论述。比如“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仁者爱人”等等。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是一种有修养、有德行的行为规范。

第二次见到老子后,孔子大谈仁义。老子也算客气,他虽不认同他的观点,却让他尽情地进行了阐述。这便是那句:“我虽不赞同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力”。

孔子说完之后,老子开口了,他一张嘴,就将孔子提倡的仁义彻底按在地上摩擦。他说:“大力宣扬‘仁义’,就好比敲着锣、打着鼓去追一个逃亡者,其结果是时间越久,越发与所追逐对象相距甚远,永远也追不上。”

老子的言外之意是,孔子宣扬“仁义”,是无法抵达“仁义”的,越宣扬“仁义”,越违背仁义。他具体阐述道:

“你所谓的‘仁义’之恶毒激起我内心的愤怒,对人的祸害没有比你的‘仁义’更厉害的东西了。它好比是飞扬起来的糟粕掉进人的眼睛,让我们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它好比是蚊虫咬了皮肤,让我们通宵难以入睡。(译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小师妹靠炼丹养活全宗瑾墨下乡知青带着空间去当兵白海嫣的第1本书偏执爱恋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和离后,与太傅HE了弟弟别怕,哥哥保护你宫女的逆袭王妃路愿我如星君如月爸爸的反沙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