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招了招手,将果珲罡叫到身边,靠近自己后压低声调说:“紫枫(紫枫是果珲罡的字),我信你忠诚可靠,你的所为绝无他意,光明磊落,不必计较那些流言蜚语。”
果珲罡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一切释然。他接着请示道:“大人,那我接下来应该如何行事?”
总兵面对自己的这员爱将,既是欣慰又有些担心,他喜欢果珲罡胆大机智勇于担当。这次能主动出击搜集情报令他欣慰,姑且不计这份情报的水分有多少。但是此人行事未免有些张扬,谨慎不足,容易给人留下口舌之把柄。想到这里总兵说:“倭兵数量之事当属军国大事,不得乱讲,眼下真伪不辩,你等继续摸查,越细越好。但必须小心谨慎,不排除我们内部已经混入敌人的耳目。这件事既影响上司的决策也影响士气,必须慎之又慎。”随后,总兵从袖内取出一件东西,让果珲罡过目,并如此这般面授了计议。临走之时,总兵拍着果珲罡的肩膀说:“运送辎重不可儿戏,但临机行事有时也是机不可失。”
果珲罡离开大营,返回自己的驻地。一路上既高兴又有些心情沉重,高兴的是老上司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同时对所面临的局势以及老上司交代的任务也感觉沉甸甸的。
刚到驻地,什长即带朴金喆进帐。朴金喆近日虽然学了几句汉话,也仅限于日常客套的简单之词。他连比划带叫,说了一遍,又在地上画了地图,果珲罡还是搞不清楚他的意思。无奈之下,果珲罡还是命人叫来尹梓杰,让尹梓杰当面翻译朴金喆的朝鲜话,又让什长拿来纸笔,朴金喆歪歪扭扭地画了一张地图,图上标注了水原、牙山和周边的几个村庄名称,以及连接这些地方的道路。
听了尹梓杰的翻译,果珲罡终于明白了朴金喆的意思。原来朴金喆的老乡中有人发现了一小队倭兵向牙山前进,倭兵抓了一个当地人做向导,给他们带路。恰巧此人也是刚从水原逃出来的农夫,和朴金喆认识。这个人非常憎恨倭兵,出于保命不得已给敌人带路。通往牙山有三条道路,他故意选择了一条比较难走的山路,绕来绕去伺机逃脱。途中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熟人,让那个熟人转告朴金喆,想办法搭救他。他们二人说话时,用的是当地十分难懂的方言,倭兵中那个翻译是个半吊子,根本听不懂他们的对话。他对那个翻译说,只是托老乡顺便转告家里父母,让家里人不要担心,过几天自己就回去了。倭兵翻译听不出破绽,虽然仍是将信将疑,并没有过多追问,带队的倭兵小队长自然相信翻译,此事便遮掩过去了。
正在此时,又有人来报告,来人是震威附近一个小村庄的庄主。他听说清国大军来此,还救出了不少的被抓农夫,特地前来拜访。果珲罡正忙于研究击退倭兵之策,无暇顾及,便让什长和朴金喆一起另帐接见。什长回来说,那个庄主的女儿被路过的倭兵强暴致死,还抢走了家中的一尊金佛。据说那尊金佛是他的祖上去中国经商购得,那上面有中国宋朝时“开宝”字号。庄主哭诉事情发生的经过,要求天朝大军给他伸冤报仇,夺回那尊“开宝”金佛,严惩行凶恶徒。从他口中还知道那队倭兵已经开拔,好像是奔牙山方向进犯。
朴金喆主观分析认为,从前后时间上比较,抢走金佛的这队倭兵很可能就是刚才向导所说的那伙人。此前派出去的两拨探子,返回来的消息也都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这支队伍的后边尚有几支倭兵的后续人马,好像是主力部分,走在前边的这支倭兵小队像是先头部队。他们的先头部队和后边相差了多半天的行军距离。据当地老乡说,这支倭兵小队进村后原打算稍事休息,吃饭后再走。岂料他们的头目看见了庄主的女儿,淫性发作闹出人命,又抢了东西,引发村民围攻骚乱。甚至他们自己内部的一些士兵,也都强烈不满。那个头目见事不好,便急匆匆带队溜之乎也,来不及等到后续部队到来。
果珲罡听罢怒火中烧,同时也敏锐的察觉。这支倭兵脱离了主力,已经是孤军前进,岂不是一个天赐良机,决计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些恶徒。朴金喆指着地图,又比划了一会儿,果珲罡一边听他们的叙述,一边凝神思索,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道路的长度以及路两侧的地形地貌,他特别关注倭兵的行进速度,可能的宿营地点等情况。紧接着朴金喆提出了一个拦截倭兵搭救老乡的办法。他说:“我们可以派人走小道赶在倭兵小队之前,埋伏于道理旁边。那一带恰巧是个山沟子,路两侧山高林密,易于隐蔽,可以出其不意袭击倭兵。他的那位老乡便可以趁乱逃进树林之中,如果一切顺当应该不成问题。”朴金喆所说的这条道路和周边环境,对果珲罡来说并不陌生。前日他的队伍押运粮草刚刚从此经过,记忆犹新。当时他就觉得此处凶险,如果有人预先埋伏,无论何人经过必是华容道也。
这件事军情紧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仅有半天多的时间差稍纵即逝。果珲罡脑海里飞快转动着一个特殊的想法,一步一步逐渐聚焦,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截杀方案。同时他也顾虑到可能发生的几层相反结果,如果实施途中截杀方案,可能出现的风险也不小,毕竟只有这多半天的时间差可用。
“一不做二不休”果珲罡脑海里坚定了这个念头,他反复思量,都觉得此事至少有七成把握,天时、地利与人和都站在自己这边,关键是如何以快打慢。略做思忖之后果珲罡终于下定决心,此时不博更待何时。
他一边差人向总兵大人密报,一边紧急安排部署。他调集属下近百人的精干兵勇,携带轻便武器立即出发。队前带路由朴金喆和什长负责,同时让尹梓杰紧跟在自己身后,既做翻译又负责号令传达、调度。这支精干队伍冒着酷暑沿小路快速前进,不到一个时辰就弯道超车,抢在倭兵小队之前,赶到了一个叫卧草的山凹附近。朴金喆向果珲罡报告说:“大人,我们已经赶到了倭兵之前了,他们从大路到这里至少也得小半个时辰之后。”
果珲罡看了看四周环境,立即遣兵调将部署伏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