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路上的行人,看看沿街的高楼建筑,时不时抬头看看巨幅广告。
连电车上五颜六色的广告纸,陆尔民都看得津津有味。
坐在座位上的陈安,嘴角上扬,笑意写在脸上,她心里好像绽开了一朵小花。
陈玉兰母子,给陈安的感觉很好,她把他们当成了真正的家人。
她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陪她聊天说笑,当她做自己事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过多打扰。
三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各做各的事,但并不孤独,因为,有人一直在身边默默陪伴。
...
下了电车,陈安领着陈木兰和陆尔民,走走停停,找了一个多小时,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房子。
最后在幸福里周小姐的推荐下,去了公共租界中区的同福里。
那里是周小姐的姑姑家,据她说,她姑姑家的房子铺子多的很,总能挑到满意的。
同福里,典型的上海弄堂,在一条很宽的马路南侧,从石头牌匾走进去,里面仿佛一个完整的社区。
街道两边有很多小摊贩和店铺,卖什么的都有。
像馄饨店、面馆、修鞋铺、水果店,是在棚子下支了一个小摊,而裁衣铺、理发店、二手书店、杂货店等,开在了弄堂街道的铺子里。
街道上的石板路扫的干干净净的,摊贩整洁有序,而且地理环境极好,颇有些闹中取静的意味,陈玉兰点点头表示满意。
她打听了一下房东周太太,很快就有几个热情的居民,带着他们去找了周太太。
“周姨,这位陈太太想租房子,这不,我把她领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书店老板,进了门,就把周太太迎了出来,说话像黄鹂鸟一样清脆好听,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烫着卷发,穿着贴身旗袍和大衣,中上等样貌,化了妆,看起来蛮漂亮。
她先向周太太介绍了陈玉兰,又对陈玉兰说:“这位就是周太太,这里,大半条街都是周太太的房子。”
“周太太,您好,是您的侄女周小姐介绍我过来的,”陈玉兰客气的朝周太太问好,又把陈安陆尔民拉到身前,“这是我的一双儿女,我们想租间房子。”
听到是自家侄女介绍来的,周太太露出笑容:“我这里什么房子都有,单间的嘛就便宜点,独栋的小院子,我这里也是有的,就是要贵一点。”
陈玉兰:“是这样的,周太太,我们想租两间房子,最好是朝阳的,还有就是安全。”
“是哦,你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安全嘛肯定是第一要考虑的,”周太太点点头,指了指身后的多开间住宅,“这套房子,是我自己住的,其他四户人家,都是有正经工作的,那么我的房子比起洋楼也不差的,是实打实的三层哦,三楼阁楼还空着,足够你们一家三口住了。”
陈玉兰点点头,询问租金,周太太笑着请他们上楼参观,满意之后再谈租金。
进了屋子,周太太滔滔不绝的介绍自己的房子,明间是堂厅,次间是餐厅,有三间厢房,周太太自己住一间,还有两间住了一家五口,姓林,在小学教书。
后天井有三个水龙头和水池,还有厨房、储藏间、保姆间。
从明间的狭小楼梯,走上去,就到了二楼和三楼。
二楼厢房和亭子间,住了三户人家,一家姓顾,在政府做事,一家姓徐,在银行工作。
还有一个年轻人住在亭子间,姓田,从乡下来的,刚考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