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这个模拟社区写了一套【物联网方案】。
具体是干嘛的呢?
她的构想是,在人类还未出现虚拟现实【游戏舱】这种东西之前,其实也有体验元宇宙的机会。
怎么体验?
我们如果用电脑进入元宇宙,模拟一个正常人在模拟侧生活,仍然需要工作、生活对吧。
而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时候,接触到虚拟设施,可以为其附加上软件码。
假如你在元宇宙中想让你的人物购买一瓶可乐。
于是你靠近街边一台自动贩卖机。
你按下按钮,填币,可乐出来。
这是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不应该是无意义的。
如果你此时正在烈日炎炎下站着,你感到口渴,你在元宇宙中的自己,在街边买了一瓶可乐。
那么,现实中的你应该享有这瓶可乐,具体的价值,而不是花了一瓶可乐的钱,却只是一组代码读取了。
只有你损失,而可乐制造商没有损失,贩卖机投放商,没有损失,这就不公平了。
因为商品价值没有被你体验到。
应该怎么实现呢?
你在元宇宙中买了一瓶可乐。
这瓶可乐就应该以真正的一瓶可乐的形式,出现在离你最近的一台贩卖机当中。
这才能证明你的确为这瓶可乐花了钱。
同理。
你逛商场相中了一件衣服。
你买了这件衣服。
你元宇宙里的自己还需要第二次买这件衣服吗?
显然不需要。
那么元宇宙中的自己应该在虚拟衣柜中找到这件衣服。
而你在元宇宙中购买的衣服。
也应该由软件码发送给现实中的商场,告诉他们有你这么一位顾客,已经为这件衣服花了钱,你可以随时去商场领走你的衣服。
这就是物联网的中级形式。
对,中级形式。
按照叶金科和邹雨的设想,N年以后,人类应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选择生活在元宇宙中。
而游戏舱将作为连接我们现实存在与虚拟存在的桥梁。
有些人可以选择永远在元宇宙中生活,而不是作为游戏。
他们的生老病死可以发生在游戏舱中,而不是像体验游戏一样死了还可以重来。
当然中途你想要重回现实,一觉醒来,你可以兑现在元宇宙中获得一切。
至于说,终极形式。
则是抛离游戏舱,整个人进入到虚拟世界中去生活。
在那里你同样可以选择作为代码而活,或是作为个体而活。
一个是有无数重来机会,一个则是一命通关模式。
到那个时候,他们两个都坚信,生命将可以被浓缩为一道电流,一组数字或代码。
到那个时候,已经分不清现实虚拟了吧。
这两个人的观点,看得李奇啧啧称叹。
于是在唐小龙去招聘的时候,他特意提到这两个家伙,哪怕要用绑的手段也得弄过来。
这俩人,也正是之前一个表示要从硬件方面破GBA的,一个要从软件方面破的男女代表。
也正是这俩人,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给GBA(改造版)里的AR技术摘取了出来。
虽然他们一下子不能把这些设备与软件的作用分析彻底。
但是,他们还是觉察到了机器之所以能发出电子辉光,形成AR影像的原理。
根据俩人的破解日志来看,很清晰明了:
虽然我们无法彻底读取操作系统中的全部代码含义,但是,我们了解到,该开源掌机中用到了一种多普达PDA(个人数字助理)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在已知的光学场景中我们了解到,它在运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或者说,尚未形成理论的投影光源,实现光线的稳定性,并赋予其磁场。
我们初步认为它有以下几个不同于以往光学研究的点:①特殊的波动性②高强度和聚集性③偏振特性④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生物静电⑤人体感知能力,它大概可以被编辑,与人类的体感呈现电磁连接
我们根据这几项特殊性,大胆地为这种投影光源起了个名字,叫做【曲射波】,或光的曲射性。
基本概念是,当光以携带电磁信息的状况被发射出去,将形成含有磁场的光感基站,任何具有该电磁信息的个体,将成为该光感基站的用户。
该光感基站提供出可视、可嗅、可触的多种磁场感受,而我们将这种携带电磁信息的光源,称为曲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