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硅晶?新的,光感材料?!”
米国艾伦教授反复念叨着自己总结出的答案,陷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摇摆不定。
为何摇摆不定?
是因为他堂堂一个科学家,一个苦于长时间无法发现,下一代晶体管材料的专业人士。
竟然就在某个广喜小城的电子产品商城,借由几个中国人的思维碰撞,领悟到了难以想象的未来科技?!
艾伦甚至产生了奇妙的错觉:
他现在不是站在广喜,而是站在麻省理工的顶级光学研究室当中。
眼前这几个中国人,与研究室里高谈阔论尖端科学的同事们,发生了严重的重影现象!
韩伸生竟然那么随意的,给未来计算机硬件发展,尤其是最核心的芯片工艺,指明了方向?
电路的基本组成,晶体管,又何尝不受启发?!
所以艾伦摇摆不定了。
他生怕多耽搁一秒,这种伟大的创意就要被人拿走,付诸实践。
他有一种马上买票回米国,一头钻进实验室里的冲动。
并且他发誓,以后再有谁说中国人笨,中国人科技滞后,他肯定会一拳轰爆那人的头!
这边艾伦教授脑海里进行着独属于他的思维风暴。
一旁的高树伟、马画藤、以及刚才还咧嘴笑话高树伟的柳强东,也不禁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考虑分析韩院士这番提示。
马画藤满脸凝重,他托了托银框眼镜,用沉着的语气说:“电视上播放过提炼Cδ的过程,Cδ燃烧起来有一种阻绝物质的特性,我相信它的密度是非常大的,假如我们真的能够把Cδ里的光感材料提炼出来,它上面可以蚀刻的电路数量,将多到无法想象。”
韩伸生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在说出如此有建设性语言的小马肩上拍了拍。
“说的好,小伙子。
“也即是说,事物的两面性我们均要考虑到。
“德尔塔C的光照爆炸特性,证明它其中蕴含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光感材料,这可能比硅晶更加容易被蚀刻出电路,甚至可以取消必须覆盖在硅晶上的晶圆涂料,这样温度就有一个直线性下降。
(韩教授是指传统芯片工艺中,在使用光刻机对硅晶进行电路蚀刻之前,必须在硅晶上覆盖一层晶圆体,该物质易吸收光并能为硅晶提供一个绝对平滑的表面,提高光电路的附着力和蚀刻准确率。)
韩伸生伸出手指,非常气派地挥舞了一番,“它有阻绝物质的特性,证明它的密度相当大,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材料拉伸,将电路蚀刻在德尔塔C晶片上,再让它缩回去,你想想我们可以在一块Cδ芯片上蚀刻出多大面积的电路吧。”
艾伦猛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儿擦了擦头上的汗,居然声音颤抖地问韩伸生。
“韩先生,你今天的话,我可以当成一种研究方向吗?”
韩伸生大气地一挥手,“与你共襄,我们中国已经在各大高校开设了德尔塔C高能化学物理专业,假以时日,我相信,类似的Cδ运用将层出不穷!”
其实他们之间的讨论仍然没有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便提炼出了Cδ原子核中的光感元,又如何保证该光感元在接受光蚀刻时不会爆炸呢?
看着柳强东鼓了鼓腮帮,一副憨厚老实不敢说话的样子,韩伸生当然意识到了他还想重复之前那个问题。
于是韩伸生笑着说:“所以这需要我们国人为之努力啊,每一种新发现,都不可能那么平稳无虞地为人类所用。”
柳强东微微点着头傻笑,摸了摸后脑勺。
这会儿其实心里有点后悔,当年怎么没有选择光学物理这种专业。
探索前沿科学的乐趣,他今天通过与韩院士交谈,才真正了解到。
和他抱有同样思想的,还有高树伟和马画藤。
三位创业新青年,立志于做千禧年后中国互联网经济弄潮儿。
他们跟韩伸生的交流虽然不多,却无比意外地领略了一番前沿科学的魅力。
这场交谈不但讨论了新型光感材料的可能性,同时为他们的事业注入了无法衡量的养分。
这,会在他们以后的创业之路中,时刻发挥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