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他的感慨中落下帷幕。
刘彦回到家中,根据笔记,整理好了他的真实评价,
【十面埋伏不是一部好电影,但推荐王轩的粉丝去看】
前后矛盾,这正是用来吸引网友点进来的法宝。
单独吹,或者单独贬,无形中会拒绝另外一部分的网友点进来观看。
而他这个标题,无论哪一个群体都会来看。
就很好。
能赚钱。
在正文中,他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评价电影质量,下部分将之前他所记下的,【属于王轩的爽文故事】放了上去。
文思泉涌,他很快完成这一影评。
就在发表前的一秒,他灵机一动,将上下部分调换了位置,先夸王轩,再评价电影。
毕竟谁来看电影,不是冲着王轩来的。
。。。
“说的没错,我们都是来看王轩的。”
星城,有一家新装修完成,对外营业的电影院,名为蓝天影院。
影院门口,冯荣、小丽这一对闺蜜看完电影出来后,当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她们表示看电影是为了看王轩。
记者听到这个理由,嘴巴不自觉长大,有点离奇。
要知道这可是张亿谋的电影。
他结结巴巴问道,
“你们不知道张亿谋吗?”
学霸小丽下意识回答,“我应该知道吗?”
旁边冯荣见状,赶紧拉了拉小丽,而后半提醒小丽,半回答记者,
“我们当然认识张亿谋张导,他可是,emm,反正很出名。”
小丽反应迅速,连忙补充,
“对对对,张导这部电影拍的真不错。”
对学霸小丽而言,除了王轩外,她对娱乐圈可真不关注。
这一点,冯荣可以保证,北大报送。
“是吗,呵呵,”
记者总觉得,这两人在应付式称赞。
这一小插曲过后,记者也不在关注这件事,例行询问起她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轩哥很帅,身材很好,”
冯荣越说声音越低,几不可闻的嘀咕,
“激情戏时,看得出来身材不错,就是章姿怡那个女人不要脸,忒主动了。”
对比起来,小丽的回答显得正经,
“电影故事比较老套,是一个比较曲折的爱情故事片。
不过感情起伏流畅,从一对男女的相遇、相识、相爱,...”
记者震惊。
根据电影介绍,这是发生唐朝末年的武侠故事,怎么成了爱情片?
他磕磕绊绊,询问,
“确定吗?”
“当然了。”
小丽回应,还用理所当然的眼神看着他,一副‘你不会没看懂’的表情。
“那刘德桦呢,他也出演了的。”
“一口港普那个?他不就是一配角吗。”
在小丽看来,刘德桦就是配角,给男女主创造诸多波折的人。
记者震惊。
在业内有一种说法,这部电影是双男主。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王轩是国际巨星,番位能镇得住对方,但拍摄时期,还真不好说。
记者看着小丽这幅端庄、有文化的样子,不敢在问关于细节的事情,生怕得到什么狂人诳语。
总结性问了一句,
“对于这部电影,你们的评价是什么?”
“我老公好帅。”
“再看一遍。”
冯荣和小丽异口异声回答者,话一出口,两人相视一笑,为双方的默契开心。
而后,两人转身,又去了售票窗口,打算再看一遍。
留下的记者懂了,这电影值得二刷。
但也没懂。
这部电影的剧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武侠片?爱情片?悬疑片?
一双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疑惑。
良久,他也循着之前两闺蜜的轨迹,去了售票窗口。
实践出真知,他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什么,没票了?!”
“对,电影票太好卖了,好多年轻人成群结队来的。”
“那明天呢。”
“明天也没有。”
不等记者再问,售票员直接告知,
“后天还有几张,你要不要。”
“要。”
。。。
众所周知,2004年,电影的最终评论权在评论人手里。
像是刘彦这样,敢于从大众化、商业化角度点评的评论人聊聊无几。
大多数评论家对于电影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没有标准。
凡是不符合他们想法的,都是歪门邪道。
电影是艺术。
而市场化、商业是铜臭的。
在他们看来,张亿谋走上了‘邪路’。
对方以《英雄》为起始点,这一次《十面埋伏》对方走的更深了。
于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批评起电影,借着电影,来指责张亿谋。
《论张亿谋的十宗罪》
《电影是一门艺术,十面埋伏什么也不是》
《十面埋伏之我见》
电影届的评论人由来已久,人脉很大,以往出手,铺天盖地全是电影的恶评。
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
一部分媒体背刺了他们,他们选择支持王轩,
《一见王轩误终身,小妹情难自已》
《必看电影》
如果说线下好评和恶评交错,恶评占据着优势,那么互联网上完全反了过来。
其中以刘彦的评论最为受欢迎。
其评论下的回复、留言,其中不乏对现实中专业评论人的反击嘲讽。
【略略略,电影不好看怎么了,我就爱看】
【大众喜欢的,你算老几】
【我承认,我肤浅,但抛开事实不谈,王轩的床戏不好看吗】
【我宣布,接下来将是王轩的娱乐时代】
大众不只是用嘴回应,还在用钱包支持。
线下评论人都在高谈阔论,贬低张亿谋,惊讶的发现,电影票房成绩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螺旋式上升。
首日,创首日票房纪录的2150万。
次日,2200万。
第三日,2130万。
第四日,2070万。
第五日,2050万。
创纪录的五日破亿。
业内震惊。
大众震惊。
社会为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