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博如今已经可以开始赚钱了,村子里学做绒花的多了,丝线花费的也就多了,虽然有些颜色还是要去外头买,但一些简单的颜色,赵元博都能自己染出来,除了染丝线之外,赵元博也染一些棉线,缝制衣服这些都要棉线,农村一些爱俏的也会在衣服上绣简单的花朵,买不起丝线绣,棉线还是可以的,除了本质不一样,染色是一样的染,加上赵元博自己研制出好几种颜色,这不他的收入还不错,虽然没有宋如意的多,但养家绝对没有问题。
而且他们还有田庄那边也需要管,虽然说田庄让宋如意的三哥宋志坚以前也没有管过,这会一开始那么多田,他也手忙脚乱的,这不赵元博还要去帮忙。
他们身边能用的人太少的,这也是宋如意会教自己的学徒识字的原因,她想看看有没有聪明伶俐还人品好的,到时候好好培养培养,倒是村里的,又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可信度绝对高。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自己的读书人,要完全站在自己这边的,她要有权有钱,要这些倒不是为了做什么人上人,就是想更好的保护自己,不会被随便牺牲。反正她是胆小鬼,不敢太放肆。
强买强卖的不要以为没有,多的是,有权有势的人看上你家的地,愿意花市场价跟你买的就已经是大善人了,多的是强取豪夺,随便给你个瓜子壳然后就把你的地给买过去了,你哭都没地方哭,至于告官,你要是遇上清官,也许会赢,不过赢了你就要面对他们背后人的报复,你若是遇上一个贪官,你还要被打板子,这就是现实。
这个事还是宋如意从前朝的史书看到的,宋如意除了教做绒花之外,没事也会看看出,多了解这个时代,可越是了解,就越是害怕,这时代真的会吃人,所以她的下一代一定要读书,要改变门庭,站得高高的,那样才不会被人随便欺负。
为什么很多商人喜欢投资读书人,不是他们大发善心,而是因为他们想要找个人庇护,现在先投资,等对方当官了,不求个个知恩图报,只要有那么两三个记得他的恩情,那么对他来说就是赚大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脉,背后没人想要做大生意,根本就不可能。
至于这个朝代,新朝才五十多年,所以整体上还算是比较清明,上面的对百姓还算不错,可时间久了呢,还有就是父母官三年一换,谁能保证自己所在地不会迎来贪官。
对于读书苗子,宋如意一直在找,可惜赵家村这边跟她亲近的而且她觉得全家人品都好的,都没找到厉害的读书人,或者说他们读书的意识都很薄弱,除了族长家的孩子有读书之外,可族长家的孩子没多少读书天赋,也就认识几个字罢了。
宋家侄子那边宋如意也考虑过,要是有读书的苗子她也可以培养,毕竟她打算的自己的孩子,孩子都还没影呢,万一头胎生的是闺女,不是还得等很多年?可惜宋家就是一群大老粗,憨憨,别说读书,看到书就打瞌睡,就目前没看到一个喜欢读书的。
所以宋如意只能期待自己以后生个读书种子,不过她自己以前读书还行,不敢说学霸,但好歹也是考了个一本的,赵元博一看也不是傻的,他们两个的基因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