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距离太平观太远,交通不便,人力资源要转移到黄龙山老牛坡集中使用。
山里的王家村,王珍家的老窝,作为一个五六十人的村子是不合格的,因为村子周边缺乏足够的耕地。
但是作为三十人的驻地,王家村的区位优势还行。
空下的村庄,自然有周边的二十多名山民想要接手。
这些山民可没有钱来买房子买地,他们和原王家村村民达成了稀里糊涂的口头协议,接盘侠逐年陆续给太平观一些物资,到时候就算了账。
他们帮忙搬家以后,也要着急回去,他们自己搬家的一帮子事还得张罗。
刘常德也没有留他们,眼看时候也确实不早了,冬天白昼又短,耽误工夫的话,他们就要黑天赶路,太危险。
帮忙的人走了以后,刘常德等人又是卸车一通忙活,正屋客厅堆满杂物,被卷等行礼先放到里间屋凑合。
刘常德款待王家村村民吃饭,饼子加小米菜粥管够,吃完饭就得干活。
众人忙活完吃饭的时候,刘常德收拾推车车斗里的锯子,凿子和斧子这些维修工具,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山里的道路不好,马车牛车等两轮车很难行进,山民日常使用的就是独轮车,载重三五百斤没有问题。
相传诸葛孔明先生发明的的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
“载一岁之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一岁之粮是多少呢?
据《居延汉简释文》卷二载:合今848市斤。这848斤,这就是独轮车载重量的相对数字。
木牛载多行少,运行很慢,“特行数十里,群行二十里”。
这两句话是速度概念,成年人步行时速15-20里,独轮车时速也差不多是每小时行走二十里。
只不过,行军作战要求严格,对物资运输的安全要求远高于效率要求,加之军用独轮车载重过高,所以独轮车日行军里程要短一些。
独轮车是山民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是重要的军事物资装备。
刘常德大概研究了一下独轮车的结构,他在心里盘算一番。
刘常德又请路文海过来,两人聚在一起,开始讨论这个独轮车。
别看明代没有成系统的现代科学理论,但是独轮车整体来说,无论是人机工程方面,还是车辆本身的力学结构工艺,都是比较成熟的。
车辆是人类文明史重要的发明,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轮子。
轮子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轮子从整体来说,是将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极大的提高了物资运输效率。
独轮车现在的大的改进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车轮的材质,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刘常德想都不敢想。
另一个是车轮的轴承,改进有没有经济效益呢?
刘常德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路文海,指点着车轮说:
“文海,你看,这里是车轴,这里是轴承。”
“虽然轮子和地面是滚动摩擦,比较省力。”
“但是,车轴和轴承之间,表面还是滑动摩擦,滑动摩擦费力。”
刘常德说着还比划了一番,路文海表示明白。
路文海对这个还真是有见识,至少他对于车辆的见识,是太平观这二十多个人中最高的,毕竟他家做瓷器生意,运输工作比较多。
路文海想了想,他按着刘常德的术语,指着侧躺的车轮说:
“道长,独轮车的轴承也不是什么木头都能做的,必须得够硬,还得耐磨。”
“一般车轮轴承用便宜的榆木,有钱的用南方的蚬木。富贵人家用铜,不过那个太贵。”
“你说的这个滑动摩擦费力啊,现在没有啥好办法,一般是多加油。轴承那里有油,那个摩擦力应该就是小了。”
刘常德点了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要是改进这个轴承呢,假如咱手工制作一个滚珠轴承,由此提高的工作效率,能补偿投入的金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