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月楼,后堂。
今夜的望花楼闭门谢客,难得的清净让这些习惯了吵闹的人有些不适应。这是洛千一接手桂月楼的第一次现场会议。他手中小巧的木匣内,正是所有楼内女子的身份契约,这些人都是连坐犯人,通常连坐犯人,男性都会被流放,女性则充入教坊司,沦为供人取乐的玩物。命苦的青梅十五岁便进了教坊司,由于样貌,身段极佳,获得重点培养,成为了现在的花魁。
洛千一拿出契约,在空中晃了晃,说道:“从今天起,望花楼不再属于教坊司,你们也不再是罪臣之后,拿着契约前往各自家乡府衙,便可换回户籍,现在想走的,可以来我这里领取自己的契约,不想走的,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户籍入祥云城由我一同办理。”
堂下众人听了后,欣喜万分,又有些不可思议,一名服侍过洛千一的丫鬟壮着胆子问道:“领回契约,有什么条件吗?”
洛千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条件。全凭借自愿。大家若是有去处,便来领走契约,投奔亲戚也好,朋友也罢,重新开始新生活。若无处可去,则可以留在望花楼,只是这座楼从今往后便不再是青楼,这里只卖艺不卖身。你们愿意留下来的,望花楼会签订雇佣契约,以月供的形式给你们劳动报酬,若是契约到期,你们再想去想留都可以商议。”
堂内的气氛在洛千一的话语中变得活跃起来,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未想过会有重获自由的一天,此刻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一名年纪稍大的女子走上前,她的手中颤抖地接过自己的契约,哽咽道:“洛公子,您的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从此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您的恩情。”
洛千一摆了摆手,温和地说:“不必如此,我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情。你们的未来,应该由你们自己来书写。”
其实洛千一并不是一个爱心泛滥之人,他看到了望花楼作为一个艺术表演场所的商业潜力。通过将望花楼转变为一个只卖艺不卖身的场所,他可能希望吸引更多的顾客,提升望花楼的声誉和盈利能力。若望花楼一直以青楼的形式存在,无疑是在贬低青梅姑娘的身价,那种好看,好听却又得不到的迫切心理才是能开始造星的根基。
这时,一名年轻女子走上前,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洛公子,我愿意留下来。我已经家破人亡,若是现在出了望花楼,我也不知该何去何从,留在望花楼继续跳舞对现在的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青梅姑娘走到了他的身边,没有过多言语,只是静静的站在他身旁,给予默默的支持,也恰恰是这一动作,给了望花楼许多去留不定的人最后的定心丸,更多的人选择了留下。
随着最后一份契约的分发完毕,堂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众人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翌日,洛千一的望花楼改质报告,便张贴在了望花楼的门前。
“承蒙诸公厚爱,自今而起,望花楼脱离教坊司,青楼改红楼,本楼只提供餐食,酒水,表演,陪酒,宿房服务,我们将致力于营造一个更加文明、高雅的娱乐环境。——洛千一。”
紧接着,望花楼推出了,大会员制,以消费累和文采,名气设定会员等级,以前的一楼打茶围还继续存在,价格也没有变化,只是二楼的雅间,需要会员才能预定,前期洛千一送出大批可以预定包间的会员,给了那些祥云城的大人物,官员,富商,才子等。
更高级的会员则可以享受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还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升级,文人今后写出佳作,送到望花楼扬名,提升会员等级,富商用自己的金钱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这种良性循环下,望花楼名气只会越来越大。
节目安排也丰富了很多,不再只限定花魁和舞姬的表演,穿插进了曲艺,戏曲,杂技;不定期还将举办以文会友的诗词品鉴,商业项目探讨等等。
望花楼改制,是祥云城继集粮,拍卖晚餐权的又一重磅炸弹,整个祥云城中看得懂这一操作的商人都惊呼洛千一为商业奇才。
封建制度下,不缺皮肉交易的场所,不缺美酒佳肴的酒楼,更不缺高档舒适的客栈,能将这一切结合起来的场所只有教坊司的青楼,但被那些清廉傲骨的正派人士所看不上,也不适合邀请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人共同前去,而望花楼的改制,更加符合这些条件,最重要的是它将人们那些引以为傲的资本具象化,在这座楼里,会员等级的高低无疑是一张低调内敛,且具有说服力的名片。
接下来的几天,在洛千一的操作下,在徐子崴的支持下,望花楼开始了爆红的生意路,所有人都没想象到望花楼能如此挣钱,洛千一也借着这股势,再次成为了祥云城中焦点人物。
贫苦人们赞颂着他免费退契约的善良,文人学士议论着望花楼改制后的风雅,商人们议论着新的商业模式,而龙家小子龙景晖更是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就那么轻易的放弃了拍卖将洽谈机会拱手送给了林百旺呢!而当时劝他的那名心腹,更是被他直接调回了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