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吐蕃大军已经如狂风扫落叶般迅速撤离,消失在了遥远的天边。等到他们完全消失不见后,杨家军的援军终于姗姗来迟。杨毅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虽然他和长公主都没有受到伤害,吐谷浑国也没有落入丞相手中,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在吐蕃军队撤退之前,土波王子还特意下令留下了那些战败的俘虏,而这位丞相就在其中。
“长公主,丞相该如何处置?”此刻,有人在处理后续事宜时提及丞相的命运。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按理说,犯上作乱当以战罪论处,但他毕竟是我的亲舅舅,心中有些不忍。”长公主犹豫片刻,道出心中所想,看得出她是个重情义之人。
但她所言不虚,那人确是她的亲舅舅。
“但若没有丞相,这次叛乱,国王也不会遭受此等不幸。”一位王公大臣开口,杨毅未曾见过此人,或许宴会上见过,但印象不深。
或许在宴会上,杨毅确实见过这位大臣,只是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听闻此言,杨毅暗自评价,此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要被问斩的不是他的亲人。丞相叛乱时,这位大臣并未挺身而出,现在却第一时间赶到王宫,要求斩首丞相,难道他有什么把柄落在丞相手中?或是他曾是丞相的党羽?
“司徒大人。”长公主瞥了眼这位王公大臣,眼神锐利,开口问道,“我记得你和我舅舅关系不错,你心里在想什么呢?”长公主的目光直视大臣,她早已听说这位大臣与舅舅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勾结也略有耳闻。如今舅舅兵败,这位大臣却第一个跳出来要杀他,这让长公主不得不怀疑。
“微臣不敢,臣从未与他交好,怎敢为叛贼求情?”被称为司徒大人的男子识趣,立刻回应长公主,“臣对国王忠心耿耿,对长公主也敬重万分。如今国王尸骨未寒,叛贼却安然无恙,臣心寒。王位一日未定,百姓一日不得安宁,早日除掉叛贼,公主早日登基,才是当务之急。”大臣继续对长公主说道。
“司徒大人,您今年高寿?”长公主并未多言,心中盘算着,随即问道。
司徒大人显然没料到长公主会问及年龄,愣了一下,如实回答:“微臣今年已五十八载。”他如此说道。
“原来司徒大人已五十八岁,我看司徒大人年事已高,该是告老还乡的时候了,朝廷之事,还是交给年轻人吧,不必再劳烦司徒大人了。”长公主直言,意图明显,就是要让司徒大人不再插手政事。
司徒大人原本与丞相交好,但在丞相败局已定时,他却第一个弹劾丞相,欲置其于死地,这样的人不可用。若是杨毅,早已将此人拖出去斩首,但长公主并非杨毅,她从未经历过战场,处理事务较为温和,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让司徒大人告老还乡,算是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结局。
“微臣领公主心意,多谢公主大恩,微臣这就告老还乡。”司徒大人聪明,听出了公主的言外之意,感激涕零,主动请求告老还乡。他深知自己与丞相的关系,一旦彻查,难逃干系,甚至可能身首异处。因此,能告老还乡,他已心满意足。随后,司徒大人向长公主磕头,转身离开。
“玉新,你为何放过刚才那人,他看着就让人不痛快,我要是早把他砍了。”司徒大人走后,吐蕃王子忍不住说道,“在我们吐蕃,这种人绝不允许踏入朝堂。”他语气坚定,对玉新长公主说道。
“他毕竟是三朝元老,若直接治罪,恐怕朝堂会掀起腥风血雨。如今吐谷浑国力尚弱,经不起折腾,我不想让朝堂沾血。”长公主解释了自己放过司徒大人的原因。
“好吧,还是你想得周全些,将来国家交给你治理,我也更放心。”吐蕃王子对玉新公主说道,签订婚约后,他自觉承担起未婚夫的角色,而长公主显然还未适应身边多了这样一个伴侣。
“至于我舅舅,就流放他吧。”长公主想了想,稍作停顿,如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