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排的特点,就是喜欢作战。
上文化课,一大半人在打瞌睡。
尽管黄晓伟苦口婆心地百般劝说,还是有人在下面走神,眯盹。
黄晓伟对这个还真有些着急。因为他深知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有多么大的影响。对于侦察兵来说,不识字更是不能容忍的缺陷。
怎么办?
不过一旦上军事课,讨论作战,特战排的战士个个精神百倍。
黄晓伟的问题一抛出,总是让大伙吵成一团。
黄晓伟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一支部队,就得对打仗感兴趣,对战术有热情,才能有希望。
但是黄晓伟对文化课上走神,眯盹的,也挺关心。每天晚上留下来,陪自己跟着一班长开小灶。
几天下来,文化课上再也没有人敢不认真了。
三班付沈军泰是个武林高手,从小习武,练得一手好拳法。各项军事技术都冒尖,就是看到字,头就疼。这一天天给黄晓伟逼的,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又没啥招,就背后给黄晓伟起外号,叫他“黄先生”。
没想到,这一下还就叫开了。全连都叫开“黄先生”。
一个大字识不了几个的人,被人叫先生,这是多大的讥讽啊。
黄晓伟听了没事。
听到这个外号,他还觉得挺好。
上课时,黄晓伟正式宣布,自己以后就要争取做先生。并且许诺,如果沈军泰能够在他之前看明白报纸,黄晓伟就正式认沈军泰做自己的先生。
这个热闹谁愿意错过,特战排这伙猴精一个个架秧子起哄,让这两睁眼瞎比试比试,看看谁能先看明白报纸。
最后文化教员帮他们定下来,不比看报纸,比看命令。十天为限,十天之内,看看谁能先把文化教员出给他们的二十份命令看懂。
二十份最平常的作战命令,诸如三点钟全排赶往榆社县城袭击日军,捉回一名俘虏之类。目前这些在黄晓伟看来就是天书。在沈军泰看来,就是天。
沈军泰的恶作剧,给了黄晓伟一个机会。这文化学习的竞赛就算开了个头。
万事开头难,头开了,下面的事就好办了。
终于特战排的文化学习也像军事课一样,热火朝天了。
黄晓伟顺势又让大伙比试学习看地图。
侦察兵的基础知识教育就这么在战士们的欢笑和哄闹之中开始走上正轨了。
基础必须抓,但真正的关键,真正能揍得日本人满地找牙的铁拳头,是战术。
黄晓伟首先拿自己被李永军俘虏的例子开刀,跟大家分析潜伏的要领,容易发生的错误,潜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在讨论反潜伏的要领。
黄晓伟觉得潜伏是一个大课题。
上次跟日军的狙击手交锋,自己可以说是完败。虽说最后自己杀了鬼子的狙击手,但是敌人的战术目的已经达成。
自己在反潜伏这一项上,明显败了。直到鬼子开枪,自己一直都没有发现这家伙。潜伏这一块,黄晓伟觉得自己也败了,鬼子应当是发现自己了,只是由于自己不是鬼子的目标,自己才没有被鬼子干掉。
潜伏,反潜伏,狙击手的两项基本功,完败敌人。
而自己还是经过长期专门狙击训练的。
可见要战胜鬼子是多么的困难。
特战排的前身侦察排,本来就是772团的钢刀,战士们对于战术的感悟是很深的。许多方面比第一次经历战火洗礼的黄晓伟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