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经历了抗战 > 第三十六章 匪

第三十六章 匪

黄晓伟立即赶回排里,组织小分队。

副队长由一班长李永军担任。

全队十一人,八支三八式步枪,一支三八式骑步枪,一支毛瑟自动手枪,一支左轮手枪。黄晓伟一个人两支枪。一支从鬼子手上抢过来的三八式骑步枪,一支毛瑟自动手枪。六名突击手和两名狙击手都配备三八式步枪。一支左轮枪由李永军保管,有化装侦察任务时交给执行任务的侦察兵使用。

两名工兵不配枪,但他们身上的手榴弹、炸药、地雷,引爆装置,威力比步枪要大得多。

一行人没有顾上吃午饭,带上干粮,就出发赶往师部。

冀南平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邢台曾是殷商古都,邯郸曾是赵国的国都。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此地即是战国时期的赵国。民风彪悍,习武成风。当地的大财主一般都与武师结帮,形成豪强势力。

日军侵入河北后,国民党的军队、政府慌忙撤退,没来及跑掉的纷纷投降日军成为汉奸。

政府的骤然消失,导致权利的真空突然出现。

一时之间,河北秩序大乱。各方豪强借机利用各种名号,组织武装,拥兵自重。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李耀庭为首,号称刀枪不入,并且入会不抽丁的六离会。

真心抗日的队伍寥寥无几,打着保境安民名义鱼肉乡里的武装却不下百支。

八路军进入冀南地区之后,那些企图借乱世割据一方的豪强对八路军心怀鬼胎,而真心抗日的武装也对八路军充满了怀疑。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尤其是冀南军区的建立,使当地豪强并起,鱼龙混杂,奴役搜刮百姓的歪风得到一定控制。当地真心抗战的地方武装也有很多被团结,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但是复杂的形势尚没有得到完全改变。

129师决定增派力量,进一步打开局面。

黄晓伟带领的小分队是奉命支援冀南军区的部队之一。

在师部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小分队就启程前往冀南。

黄昏时分,小分队来到一个村子。

这是一个很大的村子。

远远看去,村庄的背后依着一个高坡,村前临着一弯碧水。

村边好大一片桃林,此时桃花开的正盛。

估计这是个有上千户人家的大村子。

黄晓伟决定在村里住下。

还没进村,就发现情况不对。

远远地,看见一群穿着各式各样杂乱服装的武装人员,有穿着国军军装的,也有穿着北洋军军服的,大多数穿着老百姓的服装。

这群人从村里往外赶着猪,牵着羊,背着粮袋,似乎正准备离开。后面有老乡跟着哀求,似乎在讨还这些东西。

黄晓伟立即命令队伍隐蔽。

这是一伙正在抢劫群众财物的匪徒。黄晓伟判断。

看人数,这群土匪大约有七八十人。

黄晓伟同李永军商量了一下,决定治一治这些家伙。

小分队紧急后撤了三百米,按黄晓伟的安排,在小路的弯处设下了埋伏。

如果设置地雷,黄晓伟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全歼这群土匪。

但是黄晓伟没有动用工兵。

他觉得根本不需要搞那么大动作。

他相信他只需一杆枪就可以制服这些乌合之众。

劫掠颇丰的土匪得意洋洋地走进了埋伏圈。

一共是七十七名土匪,每人都带着枪。

但这群土匪枪支的型号混乱,有较新式的汉阳造,还有老式的土枪。

两名带手枪的土匪似乎是带头的,其中一个骑着一头不知从哪里抢来的骡子,看上去是这群土匪的头子。

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军事古谚的原则,攻击这群土匪,第一枪应当打这土匪头目骑的骡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无敌万岁爷封州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水源王